2019年7月13日
今天是在美国的第一个周六。几日的小雨后,天刚刚放晴,草地、树木、篱笆上,都沾着薄薄一层水雾,空气中浮动着雨后特有的那种好闻味道。难得睡一个懒觉,揉着惺忪睡眼,我们踏上了寻访本特利大学(Bentley University)的旅程。
正好是在路上时,天开始放晴,如同一块被挤压的海绵,周围的环境迅速地吐出水分,一切变得干爽清晰起来。伞状的橡树、青翠的草坪、灌木旁抬起头四处张望的兔子,一切让这个乡村的早晨显得如此清爽从容。
来到美国这一周,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他们把自然视为城市中的一部分。很少改动地形、填平低地,不必要时绝对不使用水泥或砖块。就连自家的后院,看上去也像是森林原封不动的一块微缩标本。各种高大的树木随意地生长,在草坪上制造出一点点荫凉。除了篱笆之外,几乎看不到人工设施的痕迹。只有草坪和花藤精心打理,从没露出泥土的地方。
天气热了起来。各种虫类开始鸣叫,住家车上的空调机也开始响了起来。转了几个弯以后,本特利的标牌便赫然眼前了。本特利是一所小型的商科学院,只有不到一平方公里大。我们到达的时候,学院正在放暑假,偌大的停车场只有我们一行人。隐隐的虫鸣,和右手边水池中喷泉的响声,构成了本特利大学永恒的背景音乐。
沿生长着高大梧桐树的道路上行进几百米,树丛遮掩下的本特利大学终于现身。几座精巧的学院派建筑环绕着一个小小的广场,草坪青翠欲滴,几把桌椅随意放在灰砖道路上。广场占去了建筑的极大一部分空间,可能比建筑本身还要大,这里让人感觉不像个学院,而像一座学院派的花园。
离开树木的庇荫,便确定地感受到太阳放射出的热量。帽子也戴上了,外套也脱下了,一行人开始走向本特利最负盛名的史密斯学院。本来很想走走那诱人的草坪,感受一下青草软滑的触感,却被住家一把拉住了。
“草坪不是用来踩踏的。”住家简短地说,说完还仔细检查了一下我走过的草坪,确认没有受损,这才继续前进。虽然小小出丑,但也让我对美国人的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明白了为什么这里的植被会完整而自然,为什么垃圾回收很少留下污水或痕迹。
进入史密斯学院,变感到扑面而来的一股凉气,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极高的大厅内空无一人,安静极了,而空调机却在全力工作。阳光透过整面的落地窗撒入建筑内,给建筑提供了良好的采光,也在地板上留下大小不一的剪影。
史密斯学院依附在一面小小的断崖上,落差达到(也许)二十几米,设计者很好地利用了这本不适宜建造的环境,切分出不同的断面与平台;有的地方极为开放敞亮,有的地方则复杂曲折,相映成趣。置身于此,便有种深处玻璃与实墙搭建的几何学神殿中的奇特感觉。
下到幕墙旁,我们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纳凉;透过澄澈的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学生们的橄榄球场,更近一些的则是那些高大的梧桐树,在正午的微风中轻轻摇动。我站在树冠的高度,隔着一层玻璃与他们静静对望,作为回应它们则轻轻对我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