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喜欢的工作,有爱我的亲人,但我好像永远也放不下我的手机,关不掉我的电脑,丢不了我的工作......”《我是演说家》节目中,风华正茂的周西姑娘诉说着自己的境况——拼了命的工作,没日没夜的工作。工作上她成绩斐然,然而如今,她却面临着与"肿瘤君"搏斗的命运。她的故事触动了我。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准毕业生,"忙碌感"也正包裹着我的生活,我也做好了趁着年轻在工作中打拼奋斗的准备,为了实现我长久以来成为"富一代",荣升"小富婆"的梦。她的遭遇却让我暂停了步伐。似乎,忙碌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常态,不仅是她,也不仅是我,而是我们每个人。我们都习惯了步伐匆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在抱怨太忙。于是,我们学习的学习,工作的工作,仿佛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时刻淹没在"压力感"之下,却就是永远没时间陪家人,没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父母打电话,总是回之以"我在忙",被追问为什么想做的事不去做,无非用一句"我倒是想啊,可我没时间啊"带过。然而我们真的像我们想象的这么忙吗?
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相较过去的人,我们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所以我们才会感觉更加忙碌。学习、工作压力让人疲惫不堪,为了谋生,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不得不牺牲与家庭和朋友共处的时间。但调查结果却与我们的预判不符。牛津大学时间应用研究中心的学者乔纳森·杰舒尼进行的调查显示,我们的工作时间并不比过去的长,甚至还有所缩短。而声称自己最忙的人其实往往并不很忙。那为什么我们腾不出时间陪家人?腾不出时间随心而行,做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归根到底是我们的观念在作祟。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时间的价值也就愈发显著:任何一个小时都更具价值,增加工时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国外一组实验调查发现,相较于实施"小时工资制"的工作者,固定月薪的工作者更愿意花时间陪朋友闲聊,而对于"小时工资制"的从业者来说,似乎"闲聊"就等同于浪费时间,等同于消耗金钱,每分每秒都得"富于生产效率",都得用于创造财富才不叫浪费。
我们的"忙碌"有了正确的解释:不是我们所要做的事太多让我们如此有压力,让我们感觉到时间的的流逝,而是过分将时间富于"生产效率"的行为使我们产生这种"忙碌感"。仿佛时间就等同金钱,一切不以赚钱为目的的时间消耗都是无意义的。于是,我们觉得陪伴家人、用于休息的时间都是一种荒废,"闲聊"、"陪伴"、"做喜欢的事"都变成了奢侈的事。并且,我们会因为在这些事情上花时间产生自责感。"时间用于创造财富才是有意义的"这种病态思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甚至还将"很忙"当成社会地位和成功人士的象征。但事实上,真正的财富勋章应该是"有钱又有闲"。当我们一味追求金钱、物质,让所谓的忙碌充斥、包裹我们时,我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在的生活,不再"有闲"。金钱应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努力学习,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努力工作,为了有更高的工资,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过上想过的小日子。想旅游旅游,想看演唱会看演唱会,父母想要什么就为他们买什么……而如今,被扭曲了的"时间价值观"却让我们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初衷。有了事业的成功,收获了金钱,却要用健康、自由、情谊这些更重要的东西来换取,这并不是一笔合算的买卖。这就像是电视剧《第八号当铺》中的买卖,"有去无回"、"有当无赎"。有的东西失去了就不再拥有。
只有将"时间富于生产效率"的时间观所摒弃,人才能回归初心,回归最初的自在。在工作之余,也要留出空隙给你爱的人和事,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有趣懂乐的人,成为"有钱又有闲"的人生赢家。不要让工作成为你生活的全部,不要让无谓的"忙碌感"侵蚀你的生活。解放自己有趣的灵魂,而不是禁锢它,还自己最佳的身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