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规律起来,你会觉得精力充沛,时间仿佛也跟着多了起来似的。
大凡成功的人,都是严格自律的人,他们的生活都是十分规律的。一年四季在他们眼里,就是春夏秋冬的更迭,就是黎明与晨昏的转化,就是花开花落的无声,除此之外都是忙碌。
渐渐地,我也喜欢了规律的生活。现在,早上叫醒我的真的不是闹钟,我会在清晨6点45分左右醒来。把鸡蛋和玉米煮在锅里,然后在镜子里梳妆打扮一番。站在窗台,看着初升太阳的红晕一圈圈在晨光中散开,太阳公公和我静静地有一场约会。此时的我,习惯闻闻茉莉的清香,逗逗羞涩的含羞草,看看总是很欢喜的小鱼儿,享受着美好的清晨时光。片刻过后,读几页书,与喜欢的作家进行精神的对话,那种感觉实在妙不可言。七点45分,下楼去校园餐厅买早餐,看着熙熙攘攘的学生人群,我知道忙碌的一天已经开始了。
月月如此,天天如此。一周六天都是如此。
买完早餐上楼,摆上餐桌的时候,父子俩起起床了。我们一起吃早餐,给儿子做一些问候和叮嘱后,我便下楼上班了。
八点半,沐浴着阳光,我走在校园的操场上,听听书、散散步。花儿在开放,鸟儿在歌唱,早起的孩子们或跑步或打球或晨读,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花季的少男少女追梦的日子,便定格在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清晨,阳光一片灿烂。
九点钟,我准时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晨读。一天的学习和工作就拉开了。
九点二十分,晨读结束,第一节课开始。没课的时候,我便回办公室打扫卫生,洒水浇花,梳理一下手头的事情,做好一天的准备工作。
十点,等周围办公室人来上班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了,时间自然比别人多出不少。
上午时间或上课或备课改作业接待学生,或开会或听课或处理手头的事务或交代领导安排的工作,满满当当,一刻也不得闲。中间倘若有人打扰,自己就会耽误时间,工作也只能向后延展。
但不管怎样,一点四十左右我会去餐厅用餐,有时候也会回家随便吃点什么。然后抽上半小时打个盹,保证下午脑子清醒,思维敏捷,活力无限。
下午三点左右,我便下楼去办公室上班。通常这段时间,我会备课,因为周围人还没到,比较安静,我也能静下心来理清思路。三点半下午的课开始,除了上课,各种会议也基本安排在下午,有时候还有一些活动需要去参加,所以下午的时间基本都不在办公室。
七点学生放学,我要去值班。大概到七点半的时候我便可以下班了。我匆匆忙忙赶回家做饭,看看孩子。有时候也偷个懒,到餐厅打饭解决一下晚餐,然后又可以匀出一点时间做自己的事情。白天没完成的工作只能晚上去弥补。有时候,情不自禁就走到了办公室,把第二天的课再梳理一下,或者做点自己的事情,也觉得很好。
晚上十点过,偶尔我和先生会出去散散步,看着熙来攘往的人们,感受夏日夜晚的清凉。更多的时候,我在家里给孩子辅导功课。凌晨十二点,孩子已经熟睡了,我终于可以站在窗台了,此时眺望万家灯火,放空大脑,或写一点自己想说的话,纪念我的一天和我不一样的心情。
忙碌的美好,规律的美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感悟和创造。
一切都有规律。其实,只要你觉得是美好的就真的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