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下基层”,切实为民服务

   “四下基层”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创新的工作方法,切实为民办事服务,传承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

  一要嘴勤,当好宣讲员。党员干部要将党的创新理论、形势政策融入“身边故事”,通过拉家常、问答式和讨论启发的方法,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理论的传播,让“板凳课堂”“田间课堂”成为党音传播的“流动课堂”。真正把大道理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记得牢、用得上。”

  二要眼勤,做好调查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察民情才能知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真正深入基层一线,探察到真实的民情民意,在调查研究中找准“对症良方”,破解难题,让群众安心,增强党的公信力。

  三要腿勤,做好接待员。信访接待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是联系群众的关键桥梁,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带着感情做好信访工作。党员干部应多跑地头,多沾沾“泥土气”,常走走田间路,主动做为,全面落实,将等群众问题“送上门”,变为主动将对策建议“送上门”,让党的政策温暖民心。

   四要“手”勤,做好办事员。现场办公下基层,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基层一线,通过“一线式”工作法,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集贸市场、企业车间等基层一线,在一线倾听民声,摸准实情,在一线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现场能解决的问题,要立马办。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说清楚流程,让百姓少走冤枉路,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党员干部要把“四下基层”作为抓手,自觉扛起为民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架好党群干群“民心桥”,走近群众、走进群众,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