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如何克服信息时代的“知识焦虑症”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你一定见过这种人,他们的微信里收藏着各种干货文章,闲暇时间最喜欢学习各类网课教程。他们总是有学不完的东西,恨不能把自己的每一分钟时间都用上。这种行为模式被戏称为“知识焦虑症”。

这仿佛已经成为了社会上的常态,每一个成功人士的案例仿佛都会给我们带来危机感,我们疯狂地学习,努力地追赶,但是却越来越“焦虑”。

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呢?

因为我们没有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接收到的每一条信息对我们来讲都是全新的,每一种所谓的权威理论都能重新刷新我们的认知。我们学会的越多,就会发现有更多的未知,于是我们越来越焦虑。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建立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呢。

2

“得到”APP的古典老师说过,我们经常没有认清什么是目标,什么是焦虑,所以你学习知识也许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馋。

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认清,你到底是为了自己的目标有选择地吸收知识,还是单纯因为焦虑感导致的“饥不择食”。

在已有知识框架上改造

寻找一个公认的成熟知识体系框架,比如巴菲特一生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然后逐渐填充属于自己的知识,从而迅速建立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

这种方法是最快的,但是缺点可能就是别人的模型很难完全契合你的需求。

多种知识框架组合拼接

采纳多种框架,只选取每种体系对自己有用的部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然后在接下来的使用中不断磨合修改,纳入对己有用的,摒弃无用的,最终形成一个全新的体系结构。

学习底层知识,从点到面再到立体的构建

努力学习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知识和概念,这些知识和概念通常能够跨领域的说明一些通用规律。这也是不少书籍提过的概念,查理芒格把其称为“普世智慧”,也有人称其为“临界知识”。当你所拥有的这些底层知识点足够多时,它们会互相联系牵引,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

这是一种形成最缓慢的方法,但是形成的体系最为牢固,与我们自身完全契合。

3

单纯地介绍方法可能比较抽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也有一些可供参考的技巧。

专精研读一个领域的权威书籍

比如我想学习时间管理,那么就找出世面上可以找到的所有研究时间管理的书。不断地通读学习,记住一定要写读书笔记,并时刻联系自身实际。

学会将碎片化知识整合

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工具将学到的碎片化知识保存起来,再逐一消化纳入自身体系。我个人喜欢使用印象笔记建立自己的知识库。你也可以使用有道云笔记,evernote等笔记类软件进行整合,用你自己的知识概念来命名,建立专门的分类库,最后按照名称将其逐渐纳入个人知识体系之中。

通过反馈机制来完善自身体系

检验一个体系的最好方法就是实战,找到适合自己的输出反馈机制,建立良性循环,逐渐完善知识体系。写作就是很好的输出反馈方式,通过读者的反馈检验自身体系不足,再进行查缺补漏。

4

最后,我们要永远记住没有一劳永逸的知识体系。时代在变化,知识也在变化,管理知识的体系当然不会一成不变。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认清自身的目标,不要让“焦虑”牵着你的鼻子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未来的自己, 你好!不知道未来的你生活过得如何! 是否也像现在点击屏幕的你一样还在经常熬夜...
    观星守夜人阅读 1,794评论 0 0
  • 别梦依稀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因为分别不能相见,所以相思至深。相思至深却不能...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阅读 2,767评论 0 0
  • 谢谢您欣赏我的文字,转载请按以下要求: 1、私信告知我【您需要转载的文章】以及您要转载的平台【您的公众平台ID】。...
    桂妃读书阅读 6,934评论 0 1
  • 有位读者朋友在后台跟我留言,说上次同学聚会的时候,一位同学直言不讳地对他说:“就你的写作水平,想当作家呀。” 我当...
    顺水河畔阅读 1,46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