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住院了。
家庭群里姐姐发来的小视频,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插着鼻饲管,打着吊针。我知道这是他最不喜欢的、自退休以后就与他如影随形的无用感、无力感渐渐击垮了他。
这个曾经山一样的男人,是我们的父亲。出生在战争年代的山区,少年时便经历双亲离世。一辈子吃素的他常被人误以为是个佛教徒。其实,只是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沾过荤腥,导致后来不仅牛羊肉吃不得,连海鲜都不碰。而且他还是个不抽烟、不喝酒的标准“好男人”。
日子好了以后,每次全家人聚会对着大鱼大肉,大吃大喝,他总是默默守着那老三样:土豆、白菜、豆腐。我们有时忍不住玩笑的劝他不如尝尝,否则这一辈子错过如此多的美食,岂不遗憾。他却回答,你们想想我这一辈子光吃上为你们省了多少钱。
是的,他对自己节俭的近乎苛刻,对子女却是无私的付出。在父亲羽翼下肆无忌惮长大的我们,曾以为所有人的父亲都扮演着同样的角色,是靠山、是退路、是永远的支持者……后来我长大,遇到许多人,听到许多故事,才明白这个山里长大的父亲有如此眼光和胸怀,是多么不易。
发小春儿,是我隔壁邻居奶奶的孙女。那个年代跟着长辈生活并不罕见,但春儿是因为父母离异又各自再婚,她作为一个“没人要的孩子”被扔在奶奶家的。春儿个子高挑,皮肤也比我白。刚从乡下回城,晒得满脸雀斑,丑小鸭似的我看她,身高相貌都令我羡慕不已。我们俩手拉手上学、放学,结伴走过小学几年无忧时光。
三十年后重逢,她才说起,当年她多羡慕我有父母的管教,有人在我玩疯的时候把我拎回家;羡慕有人逼我考上重点中学,羡慕我可以去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读书,羡慕我玩够了想出国,父母依然选择无条件支持……我的每一步看似随心所欲,全是因为父母在背后托撑着。
而她自己虽有奶奶管着一日三餐,也只好上个普通高中,技校毕业后混了几年,24岁就出来创业。一双手养活着抚养她长大的奶奶、曾经哺育过她几年的奶妈一家,还有后来她嫁的老公一家。公司越开越大,买房、买车,又儿女双全。
世俗的眼光里她比我成功的多。可她内心的遗憾永远无法弥补。父母那边生而不养,多年的疏远让她始终心里空着一大块。我常常想,这样能干的女孩,如果给她我这样的父母,应该会更出色吧?
2004年我决定出国时,身边质疑的声音不断。一种是我已经工作几年,都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还瞎折腾啥!一种是我这类呼朋引伴、不甘寂寞的人怎么受得了国外的“闷”。
我的母亲,她不止一次在电话上说,你就是一只飞出去的鸟,始终不找个枝头落下,你飞的不累,可知我们仰着脖子看你飞也很累啊!
父亲的观念里,就如他从山里努力到城里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一样。我走出家乡来到大上海是进步,而我愿意走出国门去闯荡更大的世界,也是进步。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们是努力上进,我都全力支持。
惠子是个娃娃脸长相甜美的女生,我们从旧公司分开后,英文专业的她去了一家外企做秘书。我知道她一直有可以出国深造的愿望。念头埋在心底多少年,现实中却不得不为一日三餐努力。她的父母,是普通的回城知青。
出国的头几年,我和上海的旧交们还联系频繁紧密。曾经每一次沟通,她都无比羡慕我,我只是冒出一个念头,瞬间就可以实现。而她,一个愿望埋在心里多年,却不可能让父母把唯一的住房卖了供她出国。
每每听到她的遗憾,我都愈发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尽全力送了我一程又一程,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爱我们的父母在代替我们负重前行”。
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出国时初遇那些高中就出来的富裕人家的小留学生,内心也是无比艳羡。
我一把年纪还不懂化妆为何物,人家却对时尚如数家珍。听其他同学说,悉尼很多名牌专卖店都会给她预留下一季新款的catalog,我想象她潇洒一刷老爸信用卡的样子,彼时自己却在苦逼的同时打三份工,好想重新投次胎。
大家都说我运气不好,出国十年错过了国内飞速发展的十年。今天再看,出国的小留学生已经比比皆是,也不一定都是大富大贵人家。
就像姐姐说的,我们的孩子并不是天才,也没有指望他成为怎样出类拔萃的大人物。作为父母,只是在能力范围内,把他们扶上一个更高的平台。让娇惯的独生子女们早日学会独立。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老话已经几乎被时代所淘汰。可是,孩子,你能领会到父母送给你这个平台,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吗?
当外甥得意的跟我说,这里数学题目多简单,高中还在教他初中国内的东西。我忍不住提醒他,会做题并不是目的,你是否可以读懂英文应用题,可以理解英文表达的正确意思,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国外提倡快乐教育。看学校的课表几乎大半时间都在各种玩。但这里是从小就在进行全面、深入、独立的思考训练。对于自控能力要求非常高。而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教育制度下,孩子们都是被动的填满每一天,恐难知“自律”为何。
看到很多小留学生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业,依然英文一开口结结巴巴。带外甥入学面试时校长就强调,希望国际生可以多看本地新闻,读本地报纸,尽早提高英文能力。可见这是所有小留学生的通病。
我们都是站在父母肩膀上的孩子。他们用尽全力托起我们的未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感激,安心享用并挥霍这一切呢?
PS: 这篇文章是昨天开始构思动笔的,没想到早晨起床后就发现咪蒙最新的推送《我活成了父母最讨厌的模样》。幸运我已年近八十的生活在上个世纪的父母,竟能“意识超前的”包容我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