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卫协诊所是我家附近的一家诊所,或者曾经是。
2
小时候,除了家和学校,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诊所和医院了。
最早在老家的时候,每次生病都会发高烧,而且温度上升很快,经常是妈妈抱着我跑去诊所,好在每次都没什么大事儿。
直到有一次在姥姥家,又发烧了,还一直咳嗽。村里的大夫来过好多次,每次看过之后,说没什么事儿,开些药,打一针,也就走了。然而过了一阵子之后,我的病情恶化了,不得已转到了县医院。那儿的大夫说,再晚一点儿就要转到肺炎了。
那之后,因为这件事儿加上我要上学,父母商量着把家搬到了县城。
3
多病的体质显然不会随着搬家就会发生什么改变。
搬家之后再生病自然而言就选择了离家最近的诊所。
我仍然记得周末早上等着诊所开门进去输液的情景。因为早上病人会少一点。不过似乎无论什么时候,诊所里的床位总是满的,或者最起码在我生病的时候是这样的。
原因无它,诊所的那位大夫,很好。
4
他叫张良。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病人们口中叫着的,是张亮。他也从未辩驳过,大家也就都这么叫着。我之所以知道他的名字,是因为有一次在做皮试的时候,看到了诊所里的营业执照。
执照上写着他的名字,还有他的照片。
白大褂,瘦瘦的,戴眼镜,小胡须。总是微笑着。
这样描述的话,我突然觉得有些像nadi。不过应该也没有很像,不然去年上Linux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他了。
哦,对啊,毕竟nadi是法国人。
其实不仅仅是看过诊所的营业执照,墙上的锦旗,还有桌面玻璃下压着的名片和照片,药品的说明书,甚至厚厚的药典,我都看过。因为等待的时候实在太无聊了。
5
和别的大夫一样,他字迹也很潦草。和别的大夫不一样,他说话很快,而且会结巴。所以其实每次他看完病之后,关于病人的情况,他都要说上好几遍,并且有意放慢速度。而且有时候他还会主动跟病人说,去对面的药店买药吧,因为那里的药比他那里要便宜。那样的话,他还会拿出一张工整许多的药笺。
和他说话速度一样,他办事速度也很快。每次给我输液扎针的时候都是利利索索的。我印象里没有一次成功的时候很少。
因为我血管细,遇到技艺不怎么精湛的护士或者医生,两只手扎来扎去我都已经习惯了。
不过他不一样,他真的扎的很准。
这一点我就很喜欢他。
虽然我不喜欢大多数医生和护士。
比如我就不怎么喜欢他的妻子。
6
他妻子也在诊所里。所以,严格来讲,这是一家夫妻开的诊所。
他的妻子胖胖的。通常来说,我总会在胖胖的女性身上感觉到贤惠和善。不过不知为何,我从没从她身上得到这种感觉。
她也会负责替病人扎针或者换液之类的。不过每次扎针的时候,都表现出很吃力的样子,所以我从不放心她来扎针。
他们有一个儿子,像妈妈,也是胖胖的。
7
关于这家诊所,除了他们一家,其实还有更多的事情发生在病人中间。
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和我相邻病床的一个女孩有关系。
她应该比我大一届,所以现在上大三了应该,那时候应该也就是五年级吧大概,也许四年级。
连着几天,她都在我身旁的病床,每次都会比我早去一点。话很多,喜欢笑,笑起来很爽朗。
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幸灾乐祸地笑每次因为阿奇霉素而胃疼的我。
因为她输阿奇霉素也会胃疼。
另一件事说起来最开始让我感觉有些害怕。
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你看我现在还记得这么清楚。
我右侧的病床来了一位女士。我亲眼看见她扎针之后躺在床上,然后就睡觉了。
没一会儿,我醒来之后,向右看去被吓了一跳。
刚才明明躺在床上输液的那个人,现在坐在病床上,而床上还躺着一个人。
……
后来才知道,原来她俩是双胞胎。而且还是我当时总在一起玩的一个伙伴的两个姨。
8
我也不知道去了多少次那家诊所。
我也忘了到底发生在哪一年哪一天。反正很突然。
那家诊所关门了。
好像最开始谁都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我不知从谁那里听到消息,因为张良有外遇,离婚了。
不过我至今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
我也一直不愿意相信这就是真的原因。
9
后来,我再生病,只能去家附近其他的诊所了。
可是那么多诊所,哪家我觉得都不如卫协好;那么多大夫,哪位我觉得都不如张良好。
10
再后来,我去市里上高中,也随着长大,身体素质变好,很少去诊所和医院了。
11
我突然又希望是因为那个原因诊所才关门的。
即便那样也好过是因为理想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