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八森活动回顾2-手工篇

上回长江说到手工,那我们就从手工说起吧!

没错,就是手工,那个让人一想到就挠头、做一半就想扔掉的手~工。

会安排手工的环节,不仅是为了呼应端午习俗,更是因为:

“制作手工的过程中会非常平衡的融合思考、情感和意志。意志力是人的生命中沉睡最深的部分,如果从小就开始做手工,就可以温和地唤醒并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意志力最终与思考相连,可以帮助孩子以一种清晰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思考……在21世纪,这一点尤为重要。”

而且,在端午前夕学习剪纸葫芦、编织五彩艾香粽,就像跟苗人学苗绣、跟藏族同胞学藏绣一样,这些与各地文化、民族历史相关的手工将我们与整个世界联系的更深、更紧密,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那里的人、那时的人,对它们怀有敬畏。

先上几张图:

这个七岁的小男生一连做了3个香囊,结束时仍意犹未尽的说:“我最喜欢做这个,我要一直做!”  摄影:果汁爸爸
开始时叫嚣着“哎呀,这个搞不了,这个男生根本学不会”的大男孩们,也逐渐进入了状态,开始摸索个中规律。

看呀,孩子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只要用心,什么都难不倒我们!

事实也的确如此。时隔多日,我仍然记得那些大男孩坚持要先完成制作再去吃饭;小女生们一次又一次重新检查“粽子”的折痕是否精确;妈妈们感慨说-好多年没有像这样安静的做手工了,上次还是小时候;三个爸爸坐在吧台的一角,用他们的大手跟细小的绣线搏斗着,寻找其中的“规律”。

那一刻,他们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着专注的光。

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每一丝沉静都显得尤为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当亲子双方一起面对“手工”等相对不那么容易的事情时,父母所持的态度,那将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

  当一件不熟悉或不擅长的事物摆在面前,我们该如何面对?因为知道做不好或怕做不好所以干脆不做?还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力去学习、去尝试,哪怕最终仍旧做不好,但至少不遗憾?这些不同的态度本身,就是极具价值的示范。

  一个孩子是否有勇气去面对未知?是否有勇气去面对新的挑战?是否能够承受可能不那么完美的结果?绝大多数取决于父母对同类事物的态度。即便不是当时当日,也是一直以来父母留在孩子心中的印象造成的。

同时,亲子双方都脱离开电子设备的干扰,一起学习着使用自己的双手,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诀窍,也试着接纳对方在这个部分跟自己有不同的程度和节奏。亦或只是安静的彼此陪伴,这样的经历可以让双方更了解彼此,增添濡沫亲情。

说回端午节的手工。

端午节,又称女儿节,有很多跟手工相关的习俗,诸如剪/画五毒虫、剪纸葫芦、木刻宝剑、缝制艾虎、香囊、编织五彩缕、鸭蛋络子等等。这些习俗有的应和节气物候,有的能解决当下的生活难题,有的蕴含了美好的期许,或者关于美。这些带着民族节日记忆的手工,对于当下的人们,也更多了一份传承的意味。

此次我们选择了三宝中的两宝:葫芦、艾虎。(卖个官司,你知道端午三宝中的最后一个是什么吗?)

传统的艾虎,是将花布缝成布老虎的样子,再塞入艾叶、冰片,以及适量的棉花,既取老虎的外形,又兼艾叶的气味,两相叠加更添驱蚊辟邪的功效。

我们所做的改良版艾虎——粽子的外形、五彩缕的色彩、传统艾虎的内涵,我们称之为五彩艾香粽,如图:

改良版艾虎——粽子的外形、五彩缕的色彩、传统艾虎的内涵

缠绕在艾香五彩缕的传统颜色,代表了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北京中山公园内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最上层15.8米见方、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

黄,象征居中的黄帝,他统治天下,因为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辅佐。

青,象征东方太嗥,他由手持圆规掌管春天的木神辅佐。

红,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杆掌管夏天的火神辅佐。

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辅佐。

黑,象征北方颛顼,他由手持秤锤掌管冬天的水神辅佐。

说到这儿,喜爱粉色而不得的姑娘们总算可以明白刺猬的一片苦心了。

再说说葫芦。除了“福禄”的谐音外,葫芦还具有强大的收纳功能,想当初西游记里本领齐天的美猴王不也差点儿被宝葫芦给收了去吗?如此宝物,用来降伏蝎子、蜈蚣、癞蛤蟆等五种毒物,是再好不过的了。

快来欣赏下剪纸组的作品吧!

剪纸组作品 摄影:长江

愿每个人的未来都如图案中寓意的那样:福(葫)禄(芦)满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