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大多:经历多,阅历深,爱学习,勤思考。
这些对通常说的三观: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思维有极大的影响。
同学A:
上学的时候以调皮捣蛋出名,打架,逃课,抽烟喝酒,和老师顶嘴,初中毕业以后不在继续读书,在社会上闯荡,干过不少行业,当然也吃了不少苦。
最后一个职业是汽车修理工,踏踏实实干了几年,抓住了汽车行业发展红利,在2000年左右借钱开了一家汽修店,后来不断扩大规模,汽车修理店改为汽修厂,外加汽车美容,装饰,保险理赔,洗车等业务,现在在所在的市区三套房子,车是BBA级别。
一次聚会聊起了做生意的事儿,他说: 刚开始的时候干修理工,有时候大半夜起来帮人修车,人家还骂骂咧咧嫌慢,他就忍着,因为有个稳定的工作不容易,后来开起了汽修店,兼顾洗车,别人洗车10块,他8块,每次还给车的轮胎打轮胎蜡,大家都知道,洗车的时候打上轮胎蜡后,轮胎看起来特干净;保养用的机油从来都是正品,不管剩下多少都让车主带走以便下次再用,这些细节顾客看在眼里,慢慢的积累了客户,生意也越来越好。
从汽修店到修理厂经历过合伙人撤股,房东涨租而闹到派出所,地痞流氓闹事,工商税务莫名的罚款,消防部门三天两头检查等等,从而塑造了他特别坚毅的性格和由青涩到圆滑世故的处事方式。
朋友B:
20来岁在小煤矿养牲口拉煤,一个人养了十几头骡子,在小煤矿拉煤。后来和人承包建筑工程,在事业小有成就的时候,被合伙人扫地出门,据说出来的时候就拎了一个包背着一个被子,人生跌倒低谷,后来沉寂了三四年,一直在反思,学习,思考。
后来机缘巧合,一个人拿到了工程招不到工人干,两人一拍即合,又做起了工程,从此顺风顺水,短短五六年时间,资产差不多五千万,现在已经转为地产开发,车六七辆,房七八套,刚在某直辖市花700多万买的房子,为了孙子上学用。
其中有他说了一个小事让人难忘:一次一个客户去他所在的城市考察,从客户出发之前,朋友B就定了机票,亲自开车到机场接到客户以后,感觉客户有些感冒,他默默记下,吃完饭把客户送到住的酒店,自己开车去附近的药店,把感冒的药,包括中药,西药,冲剂,胶囊,口服液等等各种品牌都买了五天的量,花了大几百块钱,又返回酒店让酒店前台服务员送上去,然后给客户发了一个短信就离开了。
当时我问:买那么多吃的了吗?为什么不自己送上去呢?
朋友回答:我不知道他吃哪种管用,所以都买了,这样客户吃的时候有选择,之所以没有亲自送上去,因为万一他在洗澡或者在睡觉,我上去又是一顿寒暄,不如让服务员跑一趟,从而避免尴尬。他说完我恍然大悟。
身边还有几位虽然做的不大,但也小康的人,发现基本有这么一个规律:
早年吃了不少苦,特别的爱学习爱思考,经常对做过的一件事进行复盘,以检查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吃苦耐劳,又机灵能干,爱思考,所以等有一个机会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抓住,然后用心去做。
处事方式虽有不同,但三观积极,很少抱怨人和事,喜欢从自身找原因来纠正事业或者工作中的不足。
同时对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有深入的观察,对政策解读理解透彻,爱看新闻,尤其对两会感兴趣,对行业保持时刻关注甚至研究的热情。
喜欢混迹于不同的圈子,聆听来自不同行业或者别人的观点来加以分析,总结,然后判断某件事或者某个政策的对自己所在行业的影响。
当然爱学习也是一个要素,但是书本和实践确实有一定的差距,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话放到事业或者工作上同样有效,比如做一件事情之前,也许书上有现成的案例,但是一旦做出实施的时候,问题会蜂拥而至,你需要解决掉一个有一个问题,才能离你想要的结果更近,甚至也许永远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但这个过程对每个人都是一种历练。
如果按照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应该是在22岁左右;而一些初中毕业就出去打拼的人,出去打拼的世界应该是在16岁,这样起码差了五六年的社会经验,尤其那些在学校调皮捣蛋的人,走向社会以后很多优势开始发挥出来。
比如:善于社交;脑筋灵活;对喜欢的行业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思考;有闯劲有干劲;不怕吃苦;善于处理各种疑难问题;有野心。
成熟的要比同龄人早的多,同时阅历相对来说也多了不少,所以思想深度高于常人也在意料之中。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大概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