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庭中,老人往往会偏爱最小的那一个孩子,俗称“老疙瘩”。然而我奶奶却与大多数老人不太一样,对最小的儿子和孙子非但谈不上偏爱,甚至“不喜欢”的情绪更多。
如果说奶奶的爱共有一石,那我家应该可以得到一升,其余九斗九升,我大爷和我五大爷两家可得九斗,其他各家可分九升。没有其他原因,大爷和五大爷家各有一个女儿,也就是我堂姐。我们另外几家则都是男孩。
我家格外少,是因为我父亲排行最小,又非女子,生下来后我奶很是失望,所以我父亲就不受待见,不知道是我爷爷用什么给喂大的,反正母乳是一口没给过。到我母亲怀我的时候,我上边已经有六个堂哥,两个堂姐。我奶很是希望我母亲能生个女孩,然而,我也“不争气”,生下来是个带把的,我奶的失望程度可想而知。
除了刚出生我奶发现我不是女孩儿那一次,整个月子她没再看望过我和我的母亲。然而,村子里关于我的传说却早已流传开来。以至于当我母亲出了月子,抱我出门时,竟被气哭了。
“你家孩子长的挺好看的呀,多可爱!都说长的又黑又瘦跟猴一样,真是胡咧咧!”村里第一次见到我的人基本都会来上这么一句。
起初,我母亲还挺纳闷,刚出月子,很多人都没见过我,又黑又瘦跟猴一样的说法从何而来?
后来,见得人多了,慢慢地才从村里人的那里得知这个说法的来源。
没错,流言来自我奶。
相关的说法还有不少“我们老六家那个孩子真是太丑了!”“哎呀,那个小瘦猴,真的是一眼也不想看到!”“又黑又瘦,就跟猴一样!”等等。
真的是,人来家中躺,丑名全村扬。可见我奶对男孩儿的不喜程度。
小时候家里种地,农忙的时候,父母是顾不上看我的,这个时候会寻求长辈帮忙照看一下。有一次我父母早起去给玉米除草,离家比较远,中午不回家吃饭,就把刚刚记事的我托付给了我奶照顾一天,中午给我做点饭吃。
不负所托,我奶真的是中午管了我吃饭,午饭后因为我玩耍的声音比较大,我奶心烦,往回送了我好几次,可是我父母还在地里干活没回家。几次都没有成功。后来实在是心烦的不行,最后一次居然把我一个人放在了我家门口,我奶自己回家了。
当我父母从地里干活回来天已经黑了,我爸从地里直接去我奶家接我,我奶说我吵着要回家,就给我送回去了。我妈当时在门口看到蹲在门道角落里我会有多心酸啊。好在我那个时候年纪小,也没乱跑,也没被陌生人领走,还自己在门口抓了一只很大的绿头蜻蜓。
自那以后,我父母再没把我交给我奶照顾过,我奶也乐的清闲。之后几年,要不然就带着我一块到地里玩,要不就把我托付给我姥姥。那些年我姥姥经常前抱后背的同时照看我和我表姐(大我一岁),所以我很多的童年时光都是在我姥姥家度过的。
奶奶的好吃的是从来不会让我们几个孙子看到的,留着给孙女吃。虽说没吃过也没见过,但是放在哪里我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不,有一个我跟小堂哥,就趁着奶奶出门送客人的时候,偷偷的把客人带来的糕点从柜子里给掏了出来。
现在想来,其实当时也不是想吃,就是小孩子的心思,越得不到越想要。
后来听村里老人讲,奶奶原来是有一个女儿的,排行老四,结果在还不会爬行的时候,一次意外夭折了。后来又连续生了两个都是儿子,算是彻底断了女儿的梦想。
之后又有了孙女梦,所以我父亲哥几个,谁家有女儿就得到我奶的另眼相待,没女儿的大概就没那么精力去关照了。
其实,儿子女儿又有什么区别呢,不都图一个平安顺遂,家和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