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问题: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总结:
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对应的Indoe的编号,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是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
写入文件:
那么我们在写入一个文件的时候,文件就会找到对应的indoe,然后indoe,根据文件的大小,分配block,一个block是4kb,如果文件过大,就会多分几个black。将文件存在这里。
用户读取文件
然后当读取的文件,就能找到文件对应的indoe编号,得到indoe的信息。然后indoe会给你找到文件存放的具体位置和数量,然后读取出来。
用户通过软连接读取
而软连接就是也会拥有一个indoe编号,它编号对应的文件和源文件是一样的,那么客户访问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软连接直接访问。如果不需要的时候,删除软连接就可以,也不回影响文件本身。
硬连接读取
而硬连接就是和源文件使用同一个indoe编号,相当于对备份了一个出来,但没有用处。
二:vim文本编辑器
(对文件进行各种操作)
三种模式之间的切换。
@@@@@@@@@@@@@@@@@@
1.普通模式
1.命令光标跳转
G #光标跳转至末端(文件的尾部)
gg #光标跳转至顶端
Ngg #光标跳转至当前文件内的N行 (指定到光标跳转至多少行) 50gg
ctrl+f #往下翻页(行比较多)
ctrl+b #往上翻页
$ #光标跳转至当前光标所在行的尾部 (只是跳转,并不会进入编辑模式)
^|0 #光标跳转至当前光标所在行的首部
2.复制与粘贴
yy #复制当前光标所在的行
5yy #复制当前光标以及光标向下4行
p(小写) #粘贴至当前光标下一行
P(大写) #粘贴至当前光标上一行
3.删除、剪贴、撤销
dd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的行
4dd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的行以及往下的3行
D #删除当前光标及光标以后的内容
x #删除当前光标标记往后的字符
X #删除当前光标标记往前的字符
dd & p #剪贴、先删除dd(number dd),后粘贴p
u #撤销上一次的操作
4.替换
r #替换当前光标标记的单个字符
R #进入REPLACE模式, 连续替换,ESC结束
@@@@@@@@@@@@@@@@@@@@
2.编辑模式(从普通模式进入到编辑模式)
i #进入编辑模式,光标不做任何操作 ()
a #进入编辑模式,将当前光标往后一位 ()
o #进入编辑模式,并在当前光标下添加一行空白内容
I #进入编辑模式,并且光标会跳转至本行的头部
A #进入编辑模式,将光标移动至本行的尾部
O #进入编辑模式,并在当前光标上添加一行空白内容
@@@@@@@@@@@@@@@@@@
3.末行模式,主要用于搜索, 保存, 退出文件。
(只能在普通模式进入到末行模式)
1.文件保存与退出
:w 保存当前状态
:q 退出当前文档(文档必须保存才能退出)
:w! 强制保存当前状态
:q! 强制退出文档不会修改当前内容
:wq 先保存,在退出 :x 先保存,在退出
:wq! 强制保存并退出
:number 跳转至对应的行号(:20 就直接跳转到20行)
️:一般在进入文件的时候,用:q或者:q!,但是一般都是建议用:q退出,如果你有修改,就会给你提示,你就知道自己哪里修改了,别一直想:wq退出。或者除非想保存的
2.文件内容查找
/string #需要搜索的内容(查找)
n #按搜索到的内容依次往下进行查找
N #按搜索到的内容依次往上进行查找
3.文件内容替换
:1,5s#sbin#test#g #替换1-5行中包含sbin的内容为test
:%s#sbin#test#g #替换整个文本文件中包含sbin的替换为test
4.文件内容另存
:w /root/test.txt #将所有内容另存为/root/test.txt文件中
5.文件内容读入
:r /etc/hosts #读入/etc/hosts文件至当前光标下面
:5r /etc/hosts #指定插入/etc/hosts文件至当前文件的第五行下面
@@@@@@@@@@@@@@@@@@
4.视图模式(从普通模式进入视图模式),主要进行批量操作
shift+v 进入可视行模式,选中整行内容
1.复制:选中行内容后按y键及可复制。
2.删除:选中行内容后按d键删除。
ctrl+v 进入可视块模式,选中需要注释的行
1.插入:按shift+i进入编辑模式,输入#,结束按ESC键
2.删除:选中内容后,按x或者d键删除
3.替换:选中需要替换的内容, 按下r键,然后输入替换后的内容
@@@@@@@@@@@@@@@@@@@@@
6.vim环境变量 (在普通模式下)
并且都是临时的。
:set number (显示行号)==set nu
set ic (忽略大小写)
set ai (自动缩进)
set list (显示制表符) (空格和tab) 会显示一些符号
set no[ic|ai|list..]. 取消临时设定
环境变量永存
因为我们每一个的使用都是临时的,退出去再进来,就会消失。所以要想永存,就必须把命令保存到一个文件中~/.vimrc 下。
如果想放在全局,就防在/etc/vimrc
@@@@@@@@@@@@@@@@@@@@@@
7.vim文件比对
vimdiff 非常直观、容易看懂两个文件的不同点
@@@@@@@@@@@@@@@@@@@@@@
问题:
当我们去编辑一个文件的时,有时会出现网络中断、或者自己按了一下ctrl+z,造成异常情况。
编辑文件时,可以选择r键。恢复到修改的状态。
可以选择e键。恢复文件没保存的状态。
记得文件恢复后,记得干掉.xxx的swp文件 (或者移动走)
[root@oldboy ~]# rm -f .new.txt.s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