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某事件让我看到了什么

在义愤填膺的民众声讨中,罗某发出公告退还了所有文章打赏。

我看过朋友圈转发的那篇父亲写给白血病女儿的文章,温暖浓烈的文字让罗某成为了需要援助的父亲,十万+的阅读量让罗某一夜营销成为作家,262万的赏金让罗某得到了一笔良心善财,而铺天盖地的谩骂让罗某被道德审判成为众矢之的。

罗某事件让我看到了什么。

罗某本身是公号作者是事实,罗某女儿患白血病是事实,只是罗某没有说明自己有房有车有医保的事实。

于是所有当时因为这篇文章赞赏作者的捐款人都觉得被欺骗了,他们跳起来说,你是在欺骗诈捐,你有医保可以治女儿,你有房子可以卖,你没有惨到穷困潦倒家破人亡,你为什么要博取大家的同情心?

那么我们捐钱助人的初衷是什么?

难道不该是罗某原创的文字打赏么,难道不该是为白血病孩子同情捐钱么,难道不该是为自己有颗善良还在跳动的热心么?

而所有人却因为他有经济能力却拿写文求赏说成诈捐,如果他女儿真的没有白血病他在骗人算诈捐,但是一个陈述自己女儿的父亲写了篇文章得到关注支持,却因为他本身有经济能力就变成了诈捐,这好像就是说,有钱人因为有钱出现任何天灾人祸都不值得同情,有钱人记录自己的女儿故事就是在利用女儿营销。

难道只有穷困潦倒走投无路才需要捐助嘛?难道我们捐款帮助的对象不应该是那个白血病的孩子么,为什么我们的善心却是两种道德审判标准?

这件事给我的感觉,就好像说,如果一个残疾或者看上去是残疾的人,拿着破碗趴在路边,有人去捐钱,人们就说,啊,他真是个可怜的人。而如果一个衣衫整齐站在路边拉着小提琴的人,希望表演音乐才能赚点钱,人们却说,瞧,他不缺钱,而真的有人因为动人的音乐打了赏以后,又后悔说我干嘛给他钱还不如买个饼。

而于我,我更希望先伸出双手帮助的是后者,不管他是否有钱,我为他努力的汗水打了赏。

我想说,我希望每一次自己伸出双手的时候,是因为我对泪水的鼓励和对汗水的认可,是因为我依然愿意保持自己善良的本心和对世界的宽容。

罗某卖文,靠打赏赚钱,从法律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的。

何况罗某的女儿确实是得了白血病,一个父亲即便营销自己的公众号通过卖文赚钱有错吗,想赚更多的钱要救自己宝贝孩子的命有错吗?他除了想让文章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他能控制住转发和打赏的数据吗,他能考虑更多自己无法预测的事实吗?

我想这次事件的规模程度也是他远远没有预料到的。罗某的公众号往前翻几篇,就能发现他本身就是个作者,之前已经通过写文字得到很多赞赏留言,只是这次是通过公司营销获得了社会更多的关注。

而当罗某事件成为网络热点的时候,那些依靠热点传播的媒体在骂一个父亲营销女儿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加班加点的把这一事件通过各种陈述、描写、批判,他们在盲目的追求够快、够血腥、够暴力、够尖锐,够吸引他人的眼球的标题......《“罗某事件”透支社会信用必须被叫停》《一场带血的营销,罗某,你被你爹卖了你妈妈知道吗?》......

那么看着这些血腥的标题,和还在等待死神谈判的孩子,是谁在营销,不是更加带有讽刺意味吗?你又怎么知道那些爆出负面信息的公众号在第一时间传播这些消息不是为了自己营销,不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不管其父道德有多少值得怀疑,孩子总应该得到同情和救助,舆论最终的结果应该将“网络营销”和“救治病痛”两件事分开来对待,更别说患病的是孩子了。

这个时代太浮躁了,我们总是急于给事件下一个自以为是的结论,用自己假设的高贵去臆想别人的肮脏,其实人心如何,善与恶好与坏,总会都看的到。

作者 | 影秋千

公众号 | 影秋千(yqq_caoyin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