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黄涵,一名北京世园会的志愿者,同时也是一名园林设计的爱好者,今天,我们来到了西藏园,一起领略西藏别样的风采。
西藏展园结合“环境、人居、文化”三大要素,选取吞巴民居作为展示核心,提取鲜花柱、雪水溪流、格桑花、玛尼堆、雪山等元素,较为完整地诠释了西藏地区民众生活的真实场景,织绘出一幅展现尼木吞巴风光和当地幸福人居的画卷。
在西藏展园的“吞巴民居”前,来自河南新乡的游客王莉拿出手机,扫描了一下旁边的二维码,关于吞巴民居的介绍就在手机上自动播放了,“建筑原型为藏文字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居,为典型卫藏地区的碉式民居建筑,采用了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相融合的方法,再现了传统材料的使用。
园区内遍布着二维码,扫码二维码则有语音播报,其实也是本届世园会的一大特点,通过引入物联网、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世园会从传统园林艺术展示转变成人、自然、科技和文化交融的园艺盛会。
西藏展园入口设立的牌坊,建造风格与主体建筑相呼应,采用精致的手绘花纹进行装饰,既是入口标识,也是整个展园的“画框”,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驻足拍照留念。进入“画框”,一条石板路径直通向吞巴民居,两侧由各种色彩花卉组成的五彩经幡铺设在田园上,作为“福运升腾”的象征。
田园的一侧,雪水溪流蜿蜒而过,水边有一座神秘的玛尼堆,依次放着几块刻有彩色符文的石板;旁边的左旋柳,代表着文成公主对家乡的回望,也代表着汉藏两地的友谊,树下有一头白牦牛,望着鲜花期待着远方。
绿化的核心,是那座迷人的鲜花柱,它由多个品种的鲜花垂直悬挂构成,内部设计了灯光彩映效果,晚上色彩绚丽,整体华贵大气,向四面八方旋转展示着它的美。
继续向前,迎面而来的是格桑花田,纯粹且大面积的格桑花环抱着吞巴民居,让人不禁产生“住在花园中”的向往,这些花种全部来源于藏区草甸野外、手工收集,保持了格桑花纯正的血统。
沿木栈道向前,经过溪流时,发现有水车,原来是制作传统尼木藏香的设备。旁边这座充满温馨和幸福的小楼,洁白而厚实的墙壁,素雅的香布,彩绘的窗框和透蓝的玻璃,窗外的木阳台上放着几盆主人心仪的小花,小楼外观延续了传统的拉萨地区碉楼风格。
在小楼后方,工作人员用艺术和抽象的方式分别在三个台地上了表现了雪山、林地和草甸。
西藏展园采用现代园林艺术的手法,贴合展会主题,完整地映射出当今西藏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更体现出西藏自然风光的无比壮丽,这是人间的仙境,也完美诠释了‘幸福家园、地球第三极’的主题。”
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近年来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一个天更蓝、水更碧、山更绿的西藏正在世园会这样的国际化舞台展露风姿,这个许多人心中的“香巴拉”正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精彩。
今天就先带大家了解到这里,如果还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世园会的最新动态,请关注我,或者加我的微信15184100366h0,跟紧我,涵哥带你游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