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采臣,浙江人氏。自小熟读孔孟之书,恪守三纲五常。为人忠厚善良,品行方正。
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华,莺歌燕舞。宁采臣和同乡两位举子一起来到杭城,打算在此逗留数日后再赴南京等待参加三年一次的秋闱。杭州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西湖更是人间仙境,美如西子。他们早看苏堤春晓美景,傍晚尽览雷峰夕照。穿行于垂柳之下,耳闻黄鹂和鸣;去花港观鱼,暮色里静听南屏晚钟。断桥烟雨中,怀想白蛇千古爱情之绝唱。
游兴未尽的读书人,来到一座寺庙前。庙宇大殿巍峨,佛塔林立。走进寺院,庭院不扫。许多地方蓬蒿没人头,野草蔓滋。东西僧舍,大门虚掩,久以无人居住。只有南面一栋房子修葺如新。他们向东走去,一片竹林出现在眼前。旁边一方池塘,野藕刚出水面,随微波荡漾。宁采臣很喜欢这里幽静的环境。对面一位书生,宁采臣上前施礼,打听借宿情况。书生告诉他们,自己也是借宿于此。这里早已没有僧人。书生把他们带到南边的僧舍,没人一间僧舍。宁采臣他们万分感谢。他们三人自己动手,铺床支几,打算这几日都在此借宿。
宁采臣熄灭了蜡烛,窗外月辉朗照。虽说一天的游玩,感觉疲惫,但由于到了新地方,再加上他有择床的毛病,迟迟无法入睡。
三更天,采臣隐隐约约听见北院里有说话声。他做起来,竖起耳朵,确定有人说话。他披衣下床,从窗户窥视北院。看见一妇人,虽有了年纪,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她身穿有点褪色的红色上衣,黑色的裤子。她对一位年长,有点驼背的老太太说“小倩好久没来了。”老太太说:“好像就要来了,这孩子似乎遇上意中人了。”正说着,小倩笑吟吟地走来。向两位长辈问好。老太太说“啊啊,背地里不谈他人,看看,刚刚说到你,你就来了。”老太太夸奖说:“我们的倩倩,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我都羡艳不已,更何况是男人呢?”采臣以为是人家的家口,赶紧退了回来,回到床上睡觉。
正当采臣要入睡之际,发觉房间里进来人。他下意识,腾地坐起说:“你是谁?”他点起蜡烛,眼前的美女一脸的娇羞。只见她粉颈低垂,乌发披肩。杏眼含情,秋波暗送。小蛮腰配上前凸后翘,婀娜多姿。
采臣告诉小倩,自古男女授受不亲,何况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你速速离开。哪知小倩来到床边,就动手解衣,要与书生同宿,求男女之欢。小倩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我们不让良辰美景虚设,能与公子同床共枕,小倩就是明天死去,也心甘情愿。”自幼饱读诗书,品行端正的采臣,不愿做这种苟且之事。对小倩说,如果再不离开,就要大声呼叫。小倩害怕了,离开书生房间。可是,刚离开,又返回来。把一锭黄金丢在书生的被子上。采臣生气地把它扔到院子里,说:“我宁采臣何时拿过这种不义之财。”小倩羞愧难当,自言自语地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正人君子。”
几天来,与宁采臣同来的书生都死了。他们都是脚底下一个窟窿,滴着鲜血。昨天刚来的兰溪县的考生也死了,症状都相同。
明天,是宁采臣启程赴京应试的日子。天色将暮,小倩来到采臣的房间。她很平静地对采臣说:“我阅人无数,您长着一副刚肠,真正的君子。您是我敬重的人,我要对你说实话。我在十八岁时死去的,就埋在寺庙的北面。我被妖怪胁迫,吸人血供他们享用,实在不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里的人还剩下两个,一个是燕生,一个就是您。燕生是奇人,鬼魅妖孽不敢靠近他。今天夜里就会来取您的性命。”采臣害怕,问小倩如何才能避免。小倩告诉他,和燕生一起住宿就能躲避这场灾难。
采臣说:“我怎么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小倩说:“我知道你是好人,请求您把我的骸骨挖走,葬于他处,这样我就免受鬼魅胁迫。如能这样,小倩定当给您做牛做马。”
采臣说“你的骸骨埋在何处?”
小倩说:“就在寺庙北侧,一棵杨树下,上有鸟巢的就是。”
采臣答应了小倩的请求。
小倩走后,宁采臣心里想:一起来的那两个人都死了,兰溪来的主仆二人也死了。偌大的一座寺庙,连一个僧人都没有,很有可能他们也都死于非命。想到这里,采臣毛骨悚然。收拾行李,搬到燕生宿舍来。
燕生端坐几前,左手托腮,右手握一卷本沉思良久。采臣带着行李推门而入。燕生心生不悦之情。采臣隐去真实意图,谎称自己一人夜不能寐,来和燕生同宿。
燕生说:“你一人睡觉,无法入眠。而我与你相反,你看,这怎么办呢?”采臣担心把实情说出,怕燕生笑话,鬼魅毕竟都是荒诞不经的传说。不说实话,这位老兄又不让住,这为之奈何。
采臣放下行李,在几前坐下。对燕生说:“我来你这里借宿,明天我们都要进京赶考,一来明早我们可以结伴而行,免受途中寂寞之苦,相互也有照顾,二来我有些疑问要向兄长讨教。”燕生听采臣句句在理,起身施礼,结为好友。他们谈的投机,不知不觉三更以过。燕生叫采臣同榻而卧。
燕生很快入睡。采臣心里有事,无法入眠。
不大一会儿,风声响起。伴随风声,只见一道亮光过后,一切都寂静无声。
燕生闻鸡而起,查看一个破旧的锦匣里,有一把形似柳叶的小刀。靠近烛光细细观看,刀上缺了一块,刃上有血迹。采臣见窗台上也血迹斑斑。向燕生讨闻就里。燕生讲述了夜里宝刀杀鬼魅的事情。感慨地说:“昨天夜里的这个鬼魅,是个将要成仙的,本领很强。我的宝刀都缺了一块。要是一般的鬼魅,他断难逃脱。”说完,把锦匣赠给采臣说:“这个锦匣送给你,鬼魅不敢靠近。”采臣感谢,也拿出自己随身带着的一块美玉挂配回赠燕生。还告诉他小倩相托的事情。
天大亮,采臣到寺庙北侧寻找小倩的坟茔。就像小倩提给的线索一样。一棵杨树,长在坟茔之上,杨树上一个鸟巢。
采臣掘土收骨,装入锦囊,到达小倩指定地点重新埋葬。采臣受人之托,了却一番心愿,心中很是轻松。自打来到杭城,除去刚来时三人同游西湖,快乐一天。而后同伴客死他乡,自己出钱安葬。而自己也夜夜不宁,受到鬼魅吓唬,心惊胆战。今日离开此地,心里凄惨,总有无限春光,也无心欣赏。燕生又是个怪人,说好今日同行。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能等我一小会,他就独自一人离开了。采臣就这样边走边想,情绪低落。他独自一人慢腾腾顺着官道向码头走去。
码头上没有几个人,客船还没有来。京杭运河里船来帆往,一派繁忙景象。采臣后背上一人拍了他一下,转身瞧见小倩。他又惊又喜。阳光下,小倩面如丹霞,浑身散发青春气息。又有一股子仙气,采臣见了心痒骨酥,有说不出来的那这喜欢之情。
小倩告诉采臣,自己得到土地神的帮助,孽业已满。土地到阎王那里去说清。阎王翻开生死簿,查看小倩的前世今生。原来,由于勾死鬼工作失误,错把小倩的生死簿上打了勾。弄成了如今的冤假错案。那个够死鬼,受到阎王的记过处分,责成他立马改正。把小倩的阳寿从今天算起,还是十八岁。这样,小倩刚刚平反,就追赶上了采臣。并向采臣表白,今生今世跟随采臣,永不分离。
采臣虽心里喜欢小倩,但自己也有苦衷。家有结发妻子,自己还没有取的功名就抛弃娶妻,学那前朝陈世美。这样做,为当世人耻笑,为后世人唾骂。再说,我的双亲在堂。没有双亲的批准就带女子回家,也不合礼教规矩。
小倩看出采臣的心思。说出两全其美的办法:说自己现如今虽然成为凡人,但是却是人仙一体。说她既能和正常的人一样生儿育女,又能和仙人那样上天入地,不食人间烟火,能自己隐身起来。考试过后,如果高中,我和你一起上任,不然我跟从你一起回乡。只有您能见到我,家里其他人见不着我。
宁采臣感谢小倩的救命之恩,又喜欢小倩的倾国倾城之貌。决定携小倩一同回家。
孟春季节,江南满眼风光。青山滴翠,碧湖荡漾;鸟鸣林间,鱼翔浅底。绿草茵茵,百花争艳。
一日,宁生到达家乡。在回家之前,把小倩的骸骨葬于自家墓地。埋葬完毕,烧一串纸钱,上几样祭品。祷告说:“贤妹,这里是我家乡,你不再是孤魂野鬼。我会四时祭祀。”说完,宁采臣洒泪而别。行不多远,小倩现出人形。采臣见了喜上眉梢,携手同行。回到家里,宁采臣拜见母亲,把小倩的前世今生讲述一遍。宁母看见小倩面若丹霞,婀娜多姿。心里喜欢。但是想到小倩是人鬼一身,心里不免害怕。她对儿子说:“你媳妇病重,不要告诉她。我到晚上心里会害怕,不要留小倩在家里住宿。你和小倩兄妹相称。”宁采臣一一答应。小倩侍奉宁母十分殷勤。天晚,小倩离开宁母,在采臣的门外走来走去,不敢进门。她对采臣说:“你把那个破皮革袋子挂到别的房间里去,我害怕。宁生照着去做,小倩才进屋。小倩读书,宁生看着小倩。他们默默无语。小倩不愿离开。因有母命,加上自己房间里没有床铺。心里想:兄妹不可以同床而眠。小倩看出宁生心事,在二更时走出房间,下台阶时消失于暮色里。
自此而后,天明而至。日暮而别。侍奉阿母周到殷勤。宁母见小倩标致又贤惠,心里喜欢。时间久了,竟然忘记她的身份。眼看一年有余,小倩初来不饮不食。而今我大家一起吃饭,一起喝水。小倩告诉宁母,现在完全成了真正的人。可以结婚生子。宁母心里高兴。正在此时,宁采臣妻子病逝。妻子仙逝周年后,小倩与宁采臣结婚。
这天,洞房花烛夜。采臣看见小倩换下外衣,穿着柔软丝滑的绸子内衣。仔细端详起小倩:一头青丝细长柔滑,细而长的粉颈多一寸嫌长,少一寸嫌短。面若三月桃花,丹凤眼汪着春水,樱桃小嘴常挂笑容。腰肢纤细,袅袅娜娜,行如杨柳摆风,静如空谷幽兰。真乃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小倩见她的郎君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如朝花含露,娇羞欲滴。主动投怀送抱,递来香唇。宁生心旌摇摇,难以自持。揽入怀里,感觉小倩肤如凝脂,胸软如酥。又见肤色光滑洁白,腿长臀肥。相拥榻上。似鸳鸯戏水,又如颠鸾倒凤。一番巫山云雨过后,夫妻燕语呢喃。自此,春宵苦短,感情日笃。
宁采臣自打与聂小倩结成并蒂莲,双飞燕,好运接踵而至。先是秋闱高中,再是金榜题名。二年后儿子出生。儿子长大后状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