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高一时,数学老师来自天津,用带天津味的普通话给我们讲课,让我们小县城里的人耳目-新,在校园里我们见了他,仍用长子话和他打招呼:“王老师去哪儿呀?”他有时在课堂上就学我们的长子腔。

高一下学期邻班转来一位女生,说普通话(其实是带东北腔的),觉得她是大城市来的,很洋气,我很羡慕,下了课会忍不住多看她两眼,或委随于其身后听其说话。

年少时候,向往的是外面的世界,对于无权选择,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说不上有多么热爱,只觉其贫困,落后,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包括土里土气的乡音。

及至上了大学,同学都来自全国各地,自然地说起了普通话,以为从此就可摆脱故乡的印记摇身一变为城市人。但一放了假回到老家一踏上长治的土地,自然而然就变回了长子话。

毕业的时候,好像特意为了能继续说普通话,选择了离老家稍远的地方。二十多年间,只在过年过节,寒暑假回去老家。说的长子话越来越少,在我,好像完全可以用普通话代替长子话,然而,非也,偶尔回去多住几天,或接母亲来住一段时间,某些时候,某些情境,有些含意非老家话不能表达,老家话里某些词,普通话里是没有的。并且如果用普通话解释。要解释很长。而且还不能够传神。才又返回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方言。对很土的老家话,反而有了新奇感,才想到有好些老家话早已不用,渐渐有些遗忘了,必须出现特定情境和特定对象,才会重新启用。回头审视乡音,又有了收集整理的兴趣。

一次去逛一个建材店,我只开口说了几句话,店主便说,你是长子的吧?我惊奇,你怎么知道?一听你说话就听出来了。后来,偶尔听自己的录音,确实不堪入耳。以为自己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其实还是带有浓重的长子腔,才明白,故乡的印记是先天带来,已经深深地流入血液。不是轻易就可去掉。时间空间都割不断这种联系。

乡音,原来让我引以为耻的乡音,现在才真正爱上了它并且不舍终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加拿大高校文学社2017年第40期/总60期 乡音 行路人 感慨了时光如梭, 感...
    Li_Xuemei阅读 1,407评论 0 1
  • 加拿大高校文学社2017年第40期/总60期 乡音 行路人 感慨了时光如梭, 感...
    Li_Xuemei阅读 745评论 0 2
  • 我是个没出息的人,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自然只是一生的梦想,就是行万里路,在陆海空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也迟迟未能实现。在...
    鸡血石阅读 975评论 22 52
  • 有大半年没上过菜市场,新近搬了家,头等大事当然是寻访附近的菜市场。从一个隐蔽的入口进去,没来得及赞叹社区规划的高明...
    微冷微冷阅读 13,079评论 5 11
  • 在头马混了半年多,虽然我的出勤率和参与率都比较高,但其实大部分的时候自己内心的状态都处于一种没有特别认同也没有不认...
    微景洞天阅读 3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