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燎疳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家乡的燎疳节

      正月二十三,是家乡陇县的“燎疳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门前点燃一堆柴火,不论男女老少,都在火堆上纵情地跳来跳去,直至深夜,欢乐的笑声荡漾在寂静的夜空。

      记忆中,这天大人们会早早地吃完饭,带上镰刀和麻绳,出门去割柴。广袤的黄土原野上,随处可见的毛蒿,就是很好的柴火,手脚麻利的人一会儿工夫便会背回一大捆柴。村里那些巧妇,会坐在炕头剪“疳娃娃”——那是用黄纸剪成的一串连续图案的娃娃,手拉着手,发髻连着发髻,有鼻有眼,看起来栩栩如生。“燎疳”时,也将这“疳娃娃”一同烧掉。“疳娃娃”象征病魔,将其烧掉视为“送疳”,寓意祛除疳疾或者防止娃娃患疳疾。

        天刚擦黑,随着村子里第一家火堆的燃起,人们陆续点燃自家门前的柴堆,一人高的火焰噼啪作响,红彤彤的火光照亮了夜空。大人小孩在夜色中围着火堆,尽情地跳着、叫着,大人们往往象征性地跳几下,就站在一旁围观。火焰很高的时候,娃娃们已经不敢从中间跳了,就在旁边把腿抬起燎燎。而那些胆子大的娃娃,会远远地助跑,然后从火堆上一跃而过,落地后会赢得周围人的惊呼声和赞叹声。襁褓中的孩子会被大人抱起来,轻轻地在火的边缘燎燎,这个过程对他们也是很重要的。有人甚至还把小一些的家畜或幼崽抱着从火上跳过,以求牲畜兴旺。儿时,我们一群小伙伴常在这家跳完,又一窝蜂似的跑向另外一家。欢笑声、尖叫声、火苗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让乡村的夜晚不再宁静。此时的小山村,万家篝火,火光通明,亮如白昼,场面蔚为壮观。

        相传“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火烧燎才能祛除。燎疳,其实就是人们祈盼燎去百病,燎去晦气,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健健康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顺顺当当。在家乡人的眼里,燎疳节的结束,才算是真正过完了年。

      对于燃烧过后的灰烬,家乡人的讲究可多了,用铁锨把燃剩的带火星的灰烬轻轻扬起,在半空中撒下,火花随风飘飞在夜空中闪出点点亮光,像空中飞舞的萤火虫,又似烟花一样绚烂璀璨,一些人还要通过看密密麻麻的火花,依据火星的大小、形状来预测今年粮食的收成如何。记忆中,我家“扬花”的事都由祖母来操作……“正月二十三,牛马歇一天”,在家乡还流传着这样诙谐质朴的俗语,意思是在这一天,所有的牲畜都要歇一天,不下地。正月二十三一过,年亦过毕,春耕开始,牲畜也要下地了。人们在火的燃烧中结束了过年的欢乐,新的一年也从火的燃烧中开始!

        陇县燎疳节,寄托着家乡人祛除百病、追求红火日子的愿望,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希冀,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作者:木易强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夜,和母亲通话的时候,母亲问我有没有燎疳。忽的想起,今天是农历正月二十三了,是家乡一年一度的燎疳节。 “正月二十...
    陈敏敏023阅读 4,890评论 0 2
  • 一封告知书:( 广大市民、村民朋友们:“燎疳”,是盛行于我国北方许多农村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我县部分市民和城镇村...
    李兴元阅读 3,532评论 1 5
  • 01 和前任分手后,我荒废了很长时间。 我一度不甘心,我们并不是因为原则性问题分手,他不是渣男,而我自我感觉也没做...
    苏夏爱吃五花肉阅读 2,586评论 0 2
  • 人生处处都会遇到不同的风景,亦会遇到不同的挫折。 小的时候,最大的挫折就是上学的时候没有看看成绩,每当拿到成绩单的...
    十月痞子阅读 2,801评论 0 0
  • 一位哲人说:逆境不是坟墓,而是摇篮! 这句话,真有哲理! 的确,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没有...
    海海_5fee阅读 2,40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