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教养,体现家长的教育。
大姐家的小侄子,今年读三年级。二姐说,那天早上,骑着摩托车,送他去上学,没吃早餐就给他买了包子。旁边有个小孩,家长开小轿车送,也买了包子。
同样的吃包子,小侄子吃完就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那个小孩吃了几口,可能觉得味道不好,没吃完,然后就扔在了地上,正好在他家小轿车的车门口,家长也没在意。
那样的场景,二姐说,心里觉得非常感动,小侄子的做法,作为家长,她很开心。
和四岁的小侄女吃酒席,自己好好吃饭,要什么都会小声的和我说。同桌的一个叔叔会帮她夹菜,小侄女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会说谢谢,每次夹,每次都说谢谢。同桌的叔叔阿姨们都夸她有礼貌,夸我们家长教得好。小孩子得到夸奖,受到鼓励,也觉得开心。这样的鼓励,会让她,以后继续如此。
周五回来,一年级的侄子,三年级的侄子,都会把自己的鞋子刷好,晾好才去看电视;周末回来,几姐弟都会安排好洗碗的顺序,小的两个洗碗大人会为他们准备好水,然后洗好以后帮他们把水倒掉,因为力气小抬不动;下午轮流看看电视,晚上要写写作业,周六早上也会自己早早起床,写了作业,再看电视。
家长不会太溺爱他们,都会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这些很平常,因为在家里,我们都是这样的教育他们这群孩子,吃完东西产生的垃圾扔垃圾桶,要记得对别人礼貌,有礼貌的做事就会得到表扬,随时说谢谢,小孩子帮忙拿了东西也会对他们说谢谢……家长以身作则,孩子自然而然会受到影响。
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家长怎么做,孩子就会模仿,然后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学习,去实践。
说实话,几个小孩子的成绩都不拔尖,只是很普通的成绩,几个孩子语文都尤其糟糕,他们也努力学,都没有起色。
以前我一直都着急他们的学习,没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现在觉得,可能他们成绩不够好,可能上不了重点中学,可那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若是可以教他们做一个懂得温柔、善良、礼貌的好孩子,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学习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只要让他们能够一直保持这些好的品质,一生如此,那也算是成功的教育。
在这点上,读书的我反而没有去体会到,实在是惭愧。
作为孩子,我们总是说,父母只在意我们的学习,分数、成绩就是一切,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存在。埋怨着父母的不理解,埋怨着,成长着,也学习着。不知不觉,我们也变成了这样的人,对待下一辈,眼里,也只看着学习。
姐姐们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
以后,我也会尽量改变我的想法。暂时放下学习的滤镜,去理解、去发现、去看到,属于孩子们有的,那些可爱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