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孩子周六的学科谁来陪全程,我总是周五就知道第二天会不会是从早到晚都一个人在家。也曾想过约上好友闺蜜出去吃喝玩乐,看电影、shopping,但是到了这个尴尬的年龄,发现我这么一个正经的人,身边也都是正经人,正经到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周六。或是陪孩子,或是陪家人,或是在加班,总觉得把谁拽出来的理由只是陪我吃玩都是一件无法张口的事情。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请客不难,难的是有没有人来。
两三年前,去北京,有个家里做着大生意的同学说,他从来不发朋友圈,这种人我本不觉得稀奇,但是他又说,“谁总发朋友圈我就屏蔽了谁”,这可让我当时大吃一惊。那会儿微商还没那么猖獗,所以非常奇怪。自己不发,还不喜欢看别人发,那干脆别看朋友圈好了。不看,又是怎么知道谁总发了?那时候,我还在分分钟刷着朋友圈的新鲜中,非常不理解他的个性。直到一两年后,我把所有做微商的人屏蔽后,又陆陆续续开始屏蔽一批人,才明白,当我们意识到余生越来越少,少到不允许别人耗费自己的时光时,就只能说出真相:很遗憾,我们不是不看朋友圈了,只是不看你的了。 秀恩爱、晒狗粮,满嘴脏话负能量,夜夜笙歌斗地主,王者荣耀加微商,连篇累牍工作简报……这些你的欢喜悲伤,缺少我生命需要的养分,就只能做掉。生命中的“减法”,就从减少无意义消耗的时光开始。
我从1999年大学没毕业开始到报社做实习记者,到后来十几年与新闻工作有关的光阴里,手机一直是24小时开机,白天电话不断只是纷扰,夜间电话响起就是恐怖。于是,当我离开新闻一线之后,不自觉的将手机设为震动、甚至大白天也经常静音。不是不看手机了,而是要把那些纷扰的声音“减掉”。
昨天遇见一个大学校友,好几年没见,亲切不减,说着那些共度时光里的人们,发现上学时走得近的,现在仍然亲近,当年三观不合的,努力了也还是凑不到一起。那些牵过手的男女,如今只剩隐约的耳语和传说。该减掉的,什么都没留住,减不掉的都是生命中的不忍舍弃。
今天我又是个全天自由人,于是准备请北京回来的同学吃饭,答“没时间,必须陪家人”,随后,给许久未见的小学同学打电话,答“没时间,管孩子”,又给两年没在一起吃过饭的高中闺蜜发信息,答“在长春,做博士课程实验”,如我所料,生命中留下的人都这么正经,都不能抛下正事只为陪我吃喝了。
于是,睡了午觉,看了书,网购,晚上蒸了一大锅馒头,一个人就着静音的时光恬淡的吃完。极简生活,就是减掉所有多余的事情也能活吧?
在做减法和静音的时光里, 如果我还在给你点赞,那么你,和你的时光,就都是我的生命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