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新用法,搜索引擎

本问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檀小鸥的厂”

第一篇摘要——

那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怎么用它呢。

简单概括之是:

1. 搜索引擎把《得到》用成一个搜索引擎(将上篇的“索引”替换为“搜索引擎”)。


2.把学到的分类,记住,形成知识树。听过的,读过的,学到的,得到的,要放在自己的“记忆宫殿”里合理的位置上,以及放在自己知识系统里合适的座位上(在脑子里形成新的回沟,而不是让它漫无意识地飘散在脑子里)。


3. 实践学到的。时常问一问自己,那些你听到让你一拍大腿、拍案叫绝的东西,你可以在自己的生活里运用吗,你已经发生的事情有可以被这样诠释的吗,当下和未来你将怎么带着它去为人处世呢?(融入自己的习惯里去执行,多次转化为行动后,慢慢变成下意识)。


4.可持续发展耐心是王道。不要总想着一亩三分地的眼前利益,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五分钟速成,那除了你别人也可以五分钟掌握,你又有什么特殊价值。根源上说就是忌投机和忌一劳永逸,不知为何大家都很喜欢速成和得到什么别人不知道的捷径,不知是小时候武侠片看多了还是怎么的,讲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会展开阐述。

几点是相辅相成的,应该共同发挥作用,不过如果只能从做到一点开始也很不错了,至少不会让你把《得到》App放在那积灰了。 

今天,来说一说“到底如何将《得到》”用成一个搜索引擎呢?

这个“搜索引擎”呢,我将它又细分为四种用法,四层意义。 

本篇目录

如何将《得到》App用成一个搜索引擎:

第一层:就是字面意义,最简单可行的那种。就是你就搜呗。

第二层:用《得到》里的观点反驳《得到》里的观点,利用多样性学会独立思考。

第三层:利用新奇事物甚至猎奇的说法与事件,考一考《得到》有没有聊到。

第四层:你真的问对问题了吗?

第一层:就是字面意义,最简单可行的那种。就是你就搜呗。


非常感谢《得到》加入了搜索功能,用大白话说是,就像一个百度或谷歌那样,你付费订阅的甚至你没有订阅的,它都允许你关键字搜索。就像有人喜欢在微博里搜索答案或观点,有人喜欢在百度知道里搜索,有人喜欢在知乎里搜索,而我呢,我就喜欢看看《得到》里的大师们是怎么说的。有些问题并没有直接答案,那我就想看看《得到》是怎么聊这个问题的,或者同样读完一本书,我就想看看《得到》是怎么解读这本书的。


这道理不难明白吧?我觉得与其在网上看看“江湖郎中”们和我都不知道哪来的“幕后写手”是怎么说的,我宁可看看那些《得到》花钱请来的名师大家是怎么聊的。


我举几个例子。


比方说大家都很喜欢聊“拖延症”这个话题,甚至这些年,年轻人里好像没被拖延症困扰(中/过)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似的。那么这个时候你也许会选择阅读朋友圈转发众多的类似“7步治好拖延症”,“年轻人都该看过来——拖延症快走开”(标题都是我胡诌的,但我相信一定有这种文章存在,而且阅读量转发量极高)之类之类的。但你也可以选择深究“拖延症”背后的心理,生理,甚至社会、历史、基因等等各种深层的原因,理解它,再制定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


那这时候我就愿意使用《得到》作为一种搜索工具。

光是这些标题和几张截图都够让你领略一二内容的扎实性,多样性,有趣性了吧?如果你有机会挨个点进去阅读或者听音频,也许每个人会自己总结出不同的结果,也许你发现拖延症对你来说根本不是个病,你根本不需要治,那也很好啊,恭喜你找到了权威的理论依据;也许你找到了最适合你自己的治疗方案,那也恭喜你;也许你发现原来那些大师或者书里的某些名人大家也有拖延症啊,你觉得会心一笑,不再恐惧,那也可以啊。

第二层意义呢:我称之为,用《得到》里的观点反驳《得到》里的观点,利用多样性学会独立思考。

有天呢,我突然对“慎独”这个词产生了好奇,有阵子总是读到这个词,包括《得到》的CEO脱不花也是在自己的心得里写到要学会“慎独”。那我第一时间肯定也是谷歌了一下“慎独”的出处和大概意思嘛。“慎独”我网上查后理解,大致就是你一个人的时候,没人监督也没人褒奖你的时候,也别做坏事,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比方说大半夜地过马路也别闯红灯啦,没人看见的时候吃饭也别吃太撑啦,没人知道的情况下也别顺走公司的笔啊纸啊回家啦之类的;当然我也延伸出是不是没有人看见和夸你的时候,你也可以默默做好事,收残局,不求总有人关注。


但后来又慢慢在各种不同文字和语境里感觉到我在网上查的那个意思怎么不够用了呢,就是在别的地方读到这么理解似乎说不通了呢。这时候,我就想到了《得到》,我想《得到》那么多订阅专栏的老师,我不信没有一个聊过这个话题。

一搜,真有。

光看这三张图你肯定看不出名堂的,但我挨个打开来仔细阅读后,我发现《得到》的大师们,还为“慎独”掐架呢(开玩笑,当然不是掐架,是科学探讨),不同的老师对“慎独”的理解还真不一样,这时候,你想带走哪个“慎独”,就自行选择吧。

然而,万维钢老师在自己的订阅专栏第一季的《精英日课》2017年6月10日《答读者问|对“中庸”的一点浅见》里,是这么说的。可以说是推翻了熊逸老师也是我之前学习到的“慎独”的意思。

注意万维钢老师是非常有礼貌的,虽然我没有截全文,但他提到了熊逸老师的那篇,而且说了自己的是“浅见”。我知道万维钢老师除了物理学,很多学科都精通,而且读得一手好书,但我真的不知道万老师对古代中文还有研究呢。

前方有高手过招,吃瓜群众请保护好自己的瓜。

这还没完,我肯定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件事的人,早就有人通报给熊逸老师啦,嘿嘿。于是熊逸老师于2017年6月17日的【本周放榜+下周预告《利维坦》】中,又对此进行了回应,我没有截全部的回应。截部分供理解。

我作为吃瓜群众看大师切磋当然有意思了,再次说明:熊逸老师本篇也提到了跟万维钢老师切磋很过瘾,两位都非常有礼貌,没有掐架。

2017年6月17日,同一天,万维钢老师也在自己专栏的《答读者问|“全美国最好的20所大学”》这篇里提到了这次切磋,并鼓励大家从更多视角理解“中庸”和订阅熊逸老师的专栏。我看得很爽快,而且我觉得他们的讨论,也不会影响我想怎么理解“慎独”,反而是开拓了我思维的疆界。 


第三层:我称之为,新奇事物甚至猎奇的说法与事件,考一考《得到》有没有聊到。


订阅我的这个公众号的小伙伴们一定知道,我的兴趣爱好还蛮猎奇的,有时候对事物的兴趣我自己都预测不到走向。我这些年对营养和健康也是花了些时间琢磨和实践的,所以对里面涉及的一些生活方式和关键词比较敏感。


我目前生活在多伦多,我就发现,我连续搬的两个家,一个在北边,一个在湖边,这两个家楼下的那种“偏有机/前卫/注重营养健康类的超市和咖啡店”都纷纷挂牌子说自己有售一种 Bulletproof 咖啡。我很快就想起来我一直很喜欢的一个美国影响力大神也是作家Tim Ferriss提到过一个西方的“生酮食法”,似乎他提到过这种咖啡。这种咖啡呢在西方目前都是比较新潮或者说也是有争议的,不是很多人知道。Bulletproof 咖啡国内我看译作“防弹咖啡”。于是我在《得到》里就对“防弹咖啡”和“生酮”进行了搜索,《得到》再次通过了我的考验呢。 

“生酮食法/疗法”的搜索结果,倒是不那么令我意外,分别是卓克的科学思维课专栏,以及他的卓老板聊科技专栏提到了,卓克老师聊这个话题是他的强项哈;物理学家万维钢老师也聊了,万老师一向涉猎范围很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是没有让我意外;李翔知识内参也聊了,也不算意外吧,毕竟人家是知识内参呢。

《得到》该嘉奖这三位时代前沿的老师啊。

反而是“防弹咖啡”的搜索结果,让我有点惊喜。哈哈,只有一篇,来自糟边往事专栏。糟边往事是和菜头的专栏。和菜头啊和菜头,虽然文章内容和结尾非常和菜头方式,但至少能在《得到》看到这么一篇,也算是了不得了! 


说来神奇,正在写这一篇的时候,有位好友推荐我读一本书,我当时就觉得书名好耳熟。查了一下中文名,又去《得到》搜了一下,我果真是在这里听过这本书的讲解。这么奇特的书名,也在这里给我找到了,不是吗?

-第四层:你真的开脑洞了吗?你真的问对问题了吗?

以上废了那么多口舌介绍花式搜索,但都需要这最后一点的支撑。其实哪怕日常在谷歌与百度里的搜索,很多人也是不会问问题的。比方说,你想知道的是“你该不该跳槽”而不是“如何跳槽”,那么只是搜索“跳槽”两个字,你一定很难得到想要的参考结果。

那么你得想清楚,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很个人的,很需要看情况的,你肯定是不可能通过搜索得到“最直接”的回答。同类问题有很多,比方说“该不该去一线城市”,“该不该出国”,“该不该读研”。这个时候,你就不妨开开脑洞,想想如何问,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关键信息。

我提供一种思路,想想以上这几个问题的共同点,根本上都是问句,而且都是涉及人生重大选择/抉择。那么你就可以试着搜索“抉择”“重大抉择”,“如何做决定”,反而会得到非常出乎意料的好结果。

打开自己的脑洞吧。就像我最近搜索的“万能钥匙”一样。

我们都知道自己不是在《得到》App寻求问题的终极答案,而是寻找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说解题思路。所以当你搜索出的结果是专栏或者是系列文章里的一篇的话,应当结合上下文全面理解,不要断章取义。

最后送上一个福利吧,很多人都会被身边的人或环境带动,想着“投资”一把,大多数人在这种时候问自己的问题无非就是“这样投资赚钱吗”,”“我有没有钱投呢”。

这里我奉上一条思路:你具备开始投资活动的条件了吗?

这里截取一些内容,让你过把瘾吧。

看!我有了新的打赏二维码,放开你即将清空购物栏的手,长按下图献出你的爱心吧。

你说巧不巧,我还有了新的关注二维码,读了文章不关注不转发,你说是不是耍流氓。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呢?有一种可能是他们活在一种双标里,对自己的懒惰觉得可以理解,对别人的进步觉得那都是天上掉下来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言 推荐教材 关注搜索引擎的原因 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应用系统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信息集散平台 学术界重要的研发平...
    Ycres阅读 8,807评论 2 10
  • 这个系列的第六个主题,主要谈一些搜索引擎相关的常见技术。 1995年是搜索引擎商业公司发展的重要起点,《浅谈推荐系...
    我偏笑_NSNirvana阅读 11,674评论 3 24
  • 今天对于在食堂里的观察有了全新的了解,这一切都要拜一本书上的描述所赐,人们在安全环境下进食时最放松安逸的,但是较强...
    月桂树下的猫阅读 1,774评论 0 0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组织是支撑经济健康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政府转变职能,就要把有关维护行业市场秩序的权利交给行业...
    c与php阅读 7,274评论 0 0
  •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泛黄的书页是时间流过的痕迹。小小的日记,记载着你和我的经历,淡淡的话语,露出你对我的关心。一路...
    执笔溢情阅读 5,059评论 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