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离散理解什么是系统-综合运用

用离散理解什么是系统

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系统这个词语, 而且遇到系统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是不同维度都能遇到
以下将罗列一部分遇到系统的情况

  1. 物理学, 数学这种严谨的一门学科被成为一种完整的系统
  2. 生物上血液循环系统,地理上大气循环系统,也被称为一个系统
  3. 一个软件, 也能称为系统, 就比如酒店管理系统
  4. 以前在学校学习的时候, 学校也可以理解为教育系统
  5. 还有现在主流词语, 要多多系统阅读, 而非碎片化阅读

这么多地方都有系统两字, 那系统是什么呢?

我尝试搜索过系统的定义,以下定义来自于网络:

中国著名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这个定义确实是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
但是看到这个定义, 其实个人认为理解起来是较为模糊的,更多的是凭感觉去判断他是一个系统的, 无法用它准确判断一个系统是否是真的系统

我们还是用最开始的例子来进行总结什么是系统, 继续观察上述例子的共同点

  1. 他们有一组输入, 有一组输出

    纯数学: 他的输入 其实是一些列数学家的规定(公理, 规则, 定义); 输出是 一系列逻辑自洽的公式结论
    离散数学: 他的输入是 一系列的自然语言的描述; 输出为一系列数学符号, 为计算机理解奠定基础
    物理学: 他的输入时是 一系列自然现象; 输出为一系列符合自然规律的公式
    血液循环系统: 物质运输角度: 输入氧气 -> 输出代谢废物; 同时输入代谢废物-> 输出氧气 ;
    心脏角度: 输入静脉血->输出动脉血
    大气循环系统: 能量驱动角度: 输入太阳的热量 -> 输出:平衡地球的温度

                     物质与能量交换角度: 输入水汽,热量 -> 降水, 气候影响
    
  2. 他们内部,还有很多子系统,而且各个系统之间具有结构化层级

    离散数学: 有多个章节(数理逻辑,集合论,概率论,图,树....),
    而且内容归类明确(集合的内容不会跑到数理逻辑去, 图论知识点不会跑到集合章节去)
    各个章节之间具有前后依赖关系 : 树 就依赖 图论 和 集合论

    血液循环系统: 空间层级结构(大血管系统,中等与小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系统)
    功能级层级结构(体循环,肺循环)
    各种结构之间具有并列或相互关系

  3. 系统可能具备 演化扩展,自我调控功能,输出也可以作为输入

    数学: 随着规定的输入变多, 可以推导出来的公式结论也变多; 即便不输入新公理, 它内部也可以得出更多推论
    血液循环系统: 扩展功能基本是没有了,
    但是他的输入静脉血和动脉血可以相互转换,也就是输入输出可以相互转换
    第二,它收外界信息调控, 比如运动之后接受到信号,肌肉需要氧气增多, 则心跳会加快

通过上述的共同点, 我们可以用离散的语言来定义系统:

  1. 系统就是一组函数集合, 整体来看一组输入经过系统,会获得一组输出
  2. 系统具有一组最基础的规定,可以依据这组规定进行内部演化
  3. 系统内部的函数集合,需要按照树形顺序进行排列,呈现一种层次有序的状态
  4. 系统的规定在输入无法解决时可严谨增加新规定, 系统也自然而然会进行扩展(非必要)
  5. 系统可以具有一种特定输入,这个输入不会转化为输出, 而是调整系统运行状态(非必要)

有了上述方法, 通过以上的方式去理解系统,就能准确判断那些是属于系统了

我们甚至可以将整个人类的全部学科看成一个系统
叫做人类认识世界的系统 : 它的输入是人类已知信息, 输出是各种科学(数学, 语文, 物理学.....)

回过头来, 我这里提出系统的概念,还是得回到我们自身

知道系统的概念有什么用? 那用处就太大了

  1. 在学习一门新内容的时候, 不要只学习片面知识点,
    而是将遇到的重要情况的处理全都需要了解到怎么处理, 而非只了解一两个重要情况
  2. 知识的整理,学习一门新内容的时候, 应该对知识按照树形结构进行整理, 而非混沌无序堆积在脑海里
  3. 需要着重注意系统的基础规定, 这也是系统的边界,那些问题这门学科无法处理

对于个人而言

  1. 个人系统的构建, 需要有规定
  2. 个人的系统,应该尽量能处理生活中绝大多数问题
  3. 个人系统内部处理方法可以自己整理一下,那些方法是处理哪一类问题的
  4. 个人系统最好做到可以拓展,可以调节,可以内部演化

其实众览本文全文内容, 就是按照上述系统的定义为指导的顺序去写的
标题也是写的让自己的逻辑思维更系统, 目的就是为了让本文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