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回乌鲁木齐,才发现整座城市或多或少都有了不少新的变化。自从大小何搭伙日行万步+计划开始,这走街串巷的功夫就练就于一身。十几天时间,我们几乎把家附近每条路都走了个遍,这不仅帮助我加深了路况信息,出门时还节省了不少时间。

那日,天气很好,我们从家属院出到门口,就开始一直走,路径了美食发现广场,走过了母校,决定换一个走法,顺着直道慢慢的往下走。

乌鲁木齐的春天总是会来的晚一些,与南方城市不同,此时的乌市还带着些许凉意。走到了曾经的五一夜市,从开市走到末市,回想起了这里曾经的热闹。过去,这里一到晚上8:00就是一片繁华景象,是年轻人的聚集地,还有不少人下班来这里解决晚餐问题,烧烤、小吃遍地都是,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那种桶装啤酒还有新疆特色饮品---克瓦斯,一大杯一大杯的卖。就这样一群人凑一起,边吃边聊感情好。

接着又走到了五一电影院,这是乌市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也是我最早接触过的电影院。从前,这里早场观影总是会有很大优惠,学生时期的我们经济并不宽裕,一两个月才能看一场电影,挑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就相约一起拿学生证来这里看一场新电影,当时的我们都很简单,很容易满足,一场电影就能开心个十天半个月。

顺着黄河路继续往前走,看到了迎面驶来的公交车,这可是承载了不少学生时代的回忆。当年的学生卡一个月有90次,一个月上课的天数却没有那么多。我当年还是个走读生,到了月末,公交卡的次数还有不少结余,除了和同学朋友约着四处走走,就是上下课时偷个懒少走路时多刷一回,每到月末,把这90次用的干干净净才算完成任务。

走着走着,路过了人民公园前十字马路,走到了人民公园内,就看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字样,喜庆的大红色,就能让我聚精会神的多看一眼字幕。看到字幕周围围着一群小学生,就想起了小时候一年盼一次,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再好的天气也会显得有些阴郁。小学的时候,还不懂事也并不在意这是在纪念谁,在我们的眼里这就是个“踏春日”。每年一到扫墓的时间爸妈就会准备很多零食,胸前为我们佩戴一朵小白花,仪式结束后就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平时玩的好的老师同学们纷纷聚一起,零食凑一堆,尽享美好的时光。

这座建于1995年十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铜像”,每次走到铜像前我都会肃然起敬,从小到大都对它有一种敬畏感。自从小学时接受了三年军事化管理的教育,每每看到这样的铜像就会有种“感受身受”的特别体会,虽然自身没有很大的荣辱使命感,但内心也会有从容会感动。

走到公园内部,各种娱乐设施都开启了。看了一路,直到听到~嘀嘀叭叭~,小火车朝我驶了过来,才感觉到心里痒痒。不行我得去玩儿玩!

在老何眼里:老何不老,小何还小。想玩那就去玩儿呗,回家以来就被宠上天的小何立马开心的点点头,老何也欣然一笑。

坐过了小火车,又瞄上了摇头飞椅。那肯定要上去坐一坐,老何只管交钱,小何尽情去玩儿。

玩完这个又想玩那个,起降飞机也想去坐坐,老何二话不说立马交钱,小何又开心的去玩一把。

兜兜转转,再坐一个旋转木马,又来回玩了好几个娱乐项目小何才算罢休。

人民公园冬日大雪后特别美丽,夏天小河流水、绿树成荫,不论春夏秋冬,都是老人小孩晨练玩耍的好地方。我最爱它的秋天,美到为之动容。可恰巧这是四月,春不春,夏不夏的尴尬月份,我决定下个月再来走一走,在用相片记录下它今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