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全家都沦陷在热播剧《人民的民义》里了,这部听起来又红又专的反腐大剧,其中所反应的现实问题可谓是包罗万象。都说一万个读者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现在我仅从家庭教育的层面,从一个女性的角度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剧中各个女性角色中,最令人感慨的莫过于市委书记李达康的老婆欧阳菁了。这个自幼丧父,内心柔弱又敏感的女人,当初追求者众,她最后选择李达康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一袋海蛎子。她觉得他对自己好,而她想找的正是一个如父如兄的男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他并不是自己心目中温暖的都教授,而是一个无趣又冷漠的工作狂。于是在长达八年的分居之后,再加上别的政治因素,她们选择了离婚。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以前我家请的那个二十九岁的小保姆。她家姐妹九人,最后还有一个弟弟。由于从未感受过父爱母爱,以至于十五岁那年被男友买的一个鸡腿打动了,答应跟他去开房,次年便生下了女儿。后来又生了三个孩子,年纪轻轻便感觉压力山大。
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由于童年时期缺乏父爱母爱,女孩子的内心会不由自主地渴望将来有一个男人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一样,全方位地温暖自己。也因此容易被异性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关心(或示好)所打动,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才发现对方跟自己并不契合。殊不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幸的根源其实早在幼年时代便早已埋下。
而剧中的梁璐则正好相反,虽说没有太多正面的详细刻画,但从相关剧情中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出身于高干家庭的脾气任性的大小姐。上有哥哥姐姐,作为小女儿,想必一直备受父母宠爱。以至于当“穷人家的孩子”祁同伟追求她时,她一方面非常鄙视他,另一方面又极度享受他的追求。用她自己的话说,最开始跟他来往是出于对男性的报复,然而操场上的那一跪,把他的心跪死了,把她梁璐的心却激活了。任性大小姐的脾气由此可见一斑,而这种任性导致的苦果只能自己默默地吞,正如她说:我现在对于如何做一只鸵鸟,已是越来越娴熟了。
以上几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一个女孩子在年幼时如果极度缺爱,日后她的择偶观往往偏重于为自己找补,希望逢着一个暖男,为自己破解所有人生困局;同时拒绝反思及成长。而得到了太多的爱,尤其是溺爱的话,则可能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刁蛮的“公主”,喜欢对她臣服、膜拜的异性。于是,于连式的男人便有了可乘之机。
所以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包括家庭教育,说到底就是一个度的把握。给予孩子不多不少,刚刚好的爱,则能令他(她)身心健康地成长,在人生的关键路口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完全的决定性的因素。一个人后天的环境、学习能力和悟性也非常重要,这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投胎是门技术活,没遇到充满爱的家庭没关系,关键是不能自己放弃自己,一个自信自爱的女孩子,同样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不说了,继续去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