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我们要求还是做一些事情,或者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使用。

五个技巧:

1.描述

描述你听到的、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本身。

例:马上要吃早饭,你还没有刷牙。

2.提示

例:记得饭前刷牙哈。

提示的时机:发现孩子真的忘记了。

3.简单: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例:刷牙啦。

4.感受:说出你的感受,但是不评价孩子。

例:我已经说了三遍了,可是还没有看到你去刷牙,我觉得挺无力的,也挺恼火的。

5.便条:将你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或者静止孩子做的事情,用便条的方式贴在事情发生的那个空间里。

例:卫生间提醒便条

孩子有时不能按照规矩做事情,也是因为这些规矩还没有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而我们邀请他们参与的制造便条的过程中,也是帮助他们了解这样一个生活习惯,并且主动吸收,成为自己生活习惯的方式。

两个问题:

1.这些方法我都用了,孩子还是不听我的怎么办?

当我我们尝试使用了这些方法,可是效果并不明显的时候,有可能我们需要孩子做事情,或者不想让孩子做的事情,对孩子来讲挑战很大,这个时候建议家长可以设定阶梯式的目标计划来完成。

例:我们希望孩子集中注意力写作业,写作业需要好的专注力,专注力的培养,本来就需要加以时间来练习才获得的。

从最初维持10分钟开始,下一次15分钟,以此增进,每次我们帮孩子记录下来他的进步,这对于孩子来讲,就像是不断挑战自己,其实是一种游戏思维。

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是两小时,从减少游戏时间,最初减少15分钟,直到减少到我们商量好的时间为止。

家长与孩子的需求不匹配现在。

例:孩子放学回家以后,我们想让他马上开始写作业,但是孩子可能先想和妈妈说会儿话,加强一下连接,孩子不一定能直接说出来,对于孩子来说,加强连接本身就是根本的需求。

2.我已经写了便条了,可是孩子完全无视它的存在。

在写便条之前,我们和孩子说明为什么要写这个便条。

我们先和孩子沟通商量,邀请孩子用他喜欢的图文方式呈现出来,让孩子来完成便条本身。

今日作业:

1.将你常常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列出来,并在每一件事情后面注明,为了让孩子做这件事情,你打算尝试使用哪个新学习的沟通技巧。

2.将你常常禁止孩子做的事情列出来,并在每一件事情后面注明,为了禁止孩子做这件事情,你打算尝试使用哪个新学习的沟通技巧。

3.分享和孩子一起做的便签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