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的风景,是陪你回娘家的背影!

那个白点是一弯月

上午走到村前的大路上溜达了。一路上没有人声,只听到各种鸟叫,还有水流声,风声。不知不觉便走到相隔两三里路的隔壁村口了。

这时对面走来一老妇人,一中年男人守一边,他们走走停停,不时说说话。擦肩而过时,听到老人说,这个二亩四分地以前是我家的。男人说,是的。

今天的阳光有些灼人了。我便背着孩子往回走。刚巧又赶上那俩人。

老人问我去板桥怎么走?仔细告之,一旁中年男人悄声说:我知道怎么走,她说回娘家,都八十六岁了,娘家也没人了,去干嘛?带她转转然后回去。

老妇人说,这是我弟弟,我记得以前有条路直接到榜上,然后就可以直达板桥的。

我是你儿子啊,以前的路早就被水冲没了。一旁男人说。

是的,这是我儿子,我打很小就嫁到西湾村,好多年没走这路,人老糊涂了。老妇人笑着说。

我听这对母子的对话,甚是温馨,好像是说给我听,又像是他们自己在对话。

你喝口水吧,或者坐下休息一下。她儿子甚是细心,还拿着折叠小凳子,拿着水杯,带了伞。

老人86岁看上去还很硬朗,拿根木棍几里路都是自己走,儿子一路陪她前年七、后年八的聊着天。

都说养儿防老,现在还有多少人可以如此细致的陪着老母,顶着四月正午的骄阳,几里路细致入微陪着老人走一走,只为圆她回娘家看看的心愿?感动的是她儿子明知母亲娘家已没亲可走的事实,却不点破还是愿意陪她去。想想好像是个无明的要求,却这样投入的去配合。如果是我,能不能做到?

我们常说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残酷的真相,大多数人都是现实而势利的,也没办法,生活本来就是你不争就没有,要生存也只能如此。看到太多的落差,焦躁的心无以复加,有点良心的给些钱予老人,自认也是孝顺了,更甚是钱不出一毛,倒过来埋怨为什么别人可以拼爹拼妈,自己奋斗二十年刚够起跑线,人家不用奋斗就已经超出起跑线一大截了。

曾仕强教授在解读《易经的智慧》时说,从来都是孩子选择父母,不是父母选择孩子。

白岩松说,很多人忙着拼爹,那得有爹啊,他爹很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怎么拼呢?只能拼自己了。

既然父母都是自己选的,那又有什么好怨?

……

我尾随他们走到自家村口,在菜地干活的邻居阿姨说,那个86岁的妇人是老年痴呆,要有人看着的。

可是刚才路上,她遇到别村的五十多岁的男人,还停下脚步打招呼,问他是不是谁谁的儿子,那人说对呀,你老人家还认得出啊?妇人说,因为你长得太像你妈了。相隔几十年,还记得故人的模样,也还记得自家的二亩四分地的位置,哪里痴呆呢?或许老得偶有犯痴,痴得也是脑吧,心跟明镜似的,一清二楚!

我从岔路口回自己妈家时,那俩人还继续沿着大路前进。

我想我看过的最美人间四月天的风景,就是执你之手陪你回娘家的背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那是个破败的小院子,三面都是土围墙。因为年深日久,土墙已经陈旧的面目全非,豁口缝隙随处可见,眯眼透过去,院里的...
    艺小创的听说铺子阅读 3,541评论 5 6
  • 看看
    希望69阅读 812评论 0 0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6年前与6年后,都是独自与医护人员作最后的决断,都是用颤抖的手签下了一个个冰冷的不成型的名字,...
    芊雪姑娘阅读 3,411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