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去做自己,同时也学习着如何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20210321周日

今日有感

自己之外,都是“别人”。

父母/伴侣/孩子,也是“别人”。他们身份上名相上是“我的**”,但实质上,他们只是他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之外的“别人”。

我们需要明确且明白的是:别人的人生,是我们控制不了,也极少能改变的。

我们和别人之间,我们对别人,别人对我们,最多最多,也只能是通过互动,对彼此有点影响,带动罢了。谁也控制/改变不了谁,谁也替代不了谁。

不要背负别人的问题。

我们可以为别人的事有种种情绪体验,也可以坦然表达自己的态度,感受或想法看法,但不要干涉不要勉强,更不要在别人不愿意的前提下,试图为别人解决问题。

放下对别人的过度关注,减少过界的行为。

要知道,别人有别人的生活,我们有我们的命运。

尊重,了解进而理解,再到接纳。

*成天都在喊着“我要做自己”。那,我们要如何做自己呢?

今日摘抄:

1敢于“做自己”,这份力量来自于“被允许、被接纳”;来自于自己愿意主动负全责;来自于“无论我怎样,大家都会爱我”的信念。

2做自己需要自己敢于做决定。不抱怨,为自己负全责。

敢于做决定,不害怕自己做不好,不在意别人会怎么看我,不把自己好不好、行不行的决定权交给别人。

无论自己做的好坏对错,我都愿意尝试,愿意为自己负全责。

3做自己是看到并减少自己“向外索求”的心,学着自己给自己。

4做自己是不放过自己的任性,勇于直面真实的自己,让自己真实地活着。(很大程度上,我们沉陷在难受痛苦的情绪里,是因为我们站在了自己的角度,自我认为和自保防御)。

5做自己就是认可自己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接纳,珍爱,且愿意不断的成长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