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进打卡第252天】
姓名:陈连春
日期:2021年3月28日
线上“亲子沟通共学营”第3期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导致不良情绪的三种病态的思维模式:
1、导致四种不良情绪的原因是你对这个事的看法,常见的有三种病态思维模式,也就是三种最大的错误的B:
恐怖化、应该化、合理化
2、恐怖化(就是我们总喜欢把一个事想得特别严重,万一怎么样,那怎么办?)
案例:
老板脾气爆躁,员工没做好事情,开口就骂。
最近有个女同事出差和老板对接工作上的事情,这个女同事出差前两天就开始紧张,看上去很担扰的样子(这是就过分烦躁)。
因为她担心万一哪里做好没顺老板的意,又得挨骂,怎么办呀?
3、应该化(就是我如果没有那样就好了,我觉得这件事应该怎么样。)
案例:
2021.3.26晚上10点多,我帮泽挖耳朵,用过的棉签放在桌上用纸巾垫着。挖完之后,我提醒泽及时收拾垃圾及棉签。泽没有行动,随手拿起弟弟的一个小玩具玩起来,我再次提醒了他,还是没行动。这时,弟弟走过来,可能是衣服扫过桌上,结果棉签纸巾散落在地板上。哥哥要求弟弟要捡起来,并用手去拖弟弟。弟弟哭了起来。
我生气了,再次跟泽说:“如果你刚才及时收拾垃圾,弟弟就不会弄掉了,弟弟也是不小心的。你自己收拾下。”泽还是不收,坚持要弟弟收拾。
我恼火了,我觉得这是泽的责任,他必须收拾,而还在那边杠着不收。我火气一来大声叫起来,顺手也就打了泽。打完之后,自己也陷入了内疚当中。
事件A:泽没有及时收拾垃圾,弟弟把桌上垃圾弄掉了,散落在地板上。
看法B: 我觉得这是泽的责任,他必须收拾。(这就是我的应该化思维模式)
情绪及行为结果C:我恼火了,并打骂了晨泽,自己陷入了内疚当中。
4、合理化(我这个人做不到,这事你跟我说也没用。他认为一切东西都没啥好努力的,怎么努力都没用。)
案例:
2021.3.28早上,宇在拼我前几天送他的一个小积木玩具,碰到一个零件按不下去,走到爸爸跟前有点不开心地说:“我按不下去,帮我一下吧。”爸爸帮宇按下了那个零件之后,小宇继续拼,没想到还是按不动,小宇烦躁起来了,生气地说:“这个这么难弄,我不要了,不喜欢,我要扔掉。”
事件A:小宇按不动积木配件,再尝试第二次还是按不动。
看法B:小宇觉得努力了也做不到(合理化的思维模式)。
情绪及行为结果C:烦躁又生气地扔掉玩具(过分烦躁和过分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