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四) 仁义之利

《孟子》在前面有一个故事,就是孟子见到魏惠王后,惠王问了有以利国的东西吗?孟子却回何必言利,仁义而已。 另外还有一则故事,就是当初孟子师子思之时,孟子问道牧民何先,子思却说,先利之。 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故事,却在儒家的思想里是统一的。因为利者,义之和也。司马光说 “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利,不仁者不知也。” 这两则故事的对比,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道理和玄机。 

前三三六年

邹人孟轲见魏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曰:“善。”

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臣光曰: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对梁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命令式编程与声明式编程 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方面编程,简称AOP)是一种D...
    朴下柔阅读 9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