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3 什么都不懂,可以做外贸吗?
这是一位前期对自己职业规化没有定位好的二胎宝好的困惑,当今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
看完求助邮件和Tess的解答后,我按照读书笔记页的提示,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一、你是否赞同文中的解决方法?
Tess 的建议特别中肯,在此,我想提一下我自己的外贸从业经历。今年是我从事外贸行业的第十三个年头了 ,风风雨雨走过这些年,经历过丰年,也经历过荒年,喜参过半,如今走在奔四的大道上,感觉弹指一挥间,人生已过半。
从事外贸行业,我不是科班出身,刚开始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在宁波一家小的外贸公司做设计,其实本职工作并没有太多事情可以做, 后来给同事们打杂的过程中慢慢的对产品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促使我选择改行的一个比较大的结点在于,有一天轮到业务员们分提成了, 当年分提成都是直接发现金的, 拿得最多的一个同事一下子抱了5万元,像座小山一样堆在胸前,当时我的试用期工资是800元, 转正后是1200,5万元相当于我至少要做3年才能拿到, 而他们三个月就可以了,这件事情对我的冲击力是相当大的, 也是我后来下定决心从头开始学习英语的原动力。
我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下班后去上课,一周三次, 从零开始学起,最开始上的是新概念,后来又陆续学了商务英语,外贸基础口语等课程,坚持了二年半。期间因为该公司单证人员的离职,离职有三个月的交接期,我主动申请了单证的工作,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学会了单证的操作,并且还兼职设计的本职工作。薪资待遇是不变的,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傻,事情多了一倍,工资却没成倍增长,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就像你去外面培训还得交培训费呢,且只是纸上谈兵,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实操。在那家公司三年,我从零基础学起慢慢的对整个外贸行业有了清晰的了解。
2007年10月份我来到义乌,正式开始了我的外贸生涯。刚开始从事饰品行业,因为对产品,设计和单证比较了解,所以上手也很快。半年后换到另外一家进出口公司做业务经理。在这家公司,我彻底了解了当时义乌整个外贸行情与特殊流程。那段时间相对是比较辛苦的,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4一18个小时之间,不过进步也是最快的。2009年10月份我和先生二人正式走上了SOHO之路,直至今日。
什么都不懂,当然是可以做外贸的, 这是一个门槛并不高的准入行业,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前提条件是你要有足够的精力与能力去学习,并且为这份工作付出100%的努力。
二、如果你是当事人, 你会怎么解决问题?
如果我是当事人,不会考虑重新换一个没有接触过的,陌生的行业,应该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自己找到新的定位,并且朝那个方向去努力,并不是说害怕失败,而是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责任的增加,生活给自己的熔错率逐渐在降低,年青的时候我们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我的青春我做主,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毕业的前五年没有定位好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发展方向,并且持续冲电,并伴随着结婚生子与生活压力的增加,后期与同龄人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三、这个案件给了你什么启示?
这个案例,让我想到了年龄与职业规化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责任与义务,
读书时代的责任是好好学习,
工作后的责任是努力工作,
成家后责任就更重了,要照顾抚养子女,孝敬老人。我们要在工作,生活和家庭中找到平衡点,这样精力无形之中就被分散了很多,如果想要事业持续处于上升期,前期奠定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鸡汤文说:种一颗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可是‘现在’也是分阶段的,虽然树还是那颗树,但外部环境变了,人的年龄变了,需求也是不一样了,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对当下的自己负责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每做一个决策之前多考虑一下,做完决策之后认真的去执行它, 经过时间的洗礼,最后总归能得到我们想要的那颗豆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