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如何提高本领

       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干部作为联系党和群众的纽带、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其能力提升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效能和群众获得感。结合多篇网评文章的核心观点,基层干部提高本领需从以下五方面着力:

一、强化政治定力,锚定方向之本

        基层干部要始终把政治能力放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治方向不偏航。具体而言:  

1. 理论筑基: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政策法规,通过“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厚实理论功底,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  

2. 原则坚守:对上级政策坚决执行,对模糊问题及时请示,对无明确界定的情况从严把关,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  

3. 大局意识:统筹工作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将“心中一盘棋”转化为行动指南,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二、深耕实践一线,锤炼实干之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基层干部成长的最佳课堂:  

1. “沾泥土”式调研: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通过“同吃同住同劳动”掌握真实民情,如福建古田县干部通过“四下基层”活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2. 问题导向:直面矛盾,善于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症结,将理论学习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土话”“实招”。  

3. 执行力强化: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任务,如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化解基层矛盾时,既敢啃“硬骨头”,又注重科学规划和阶段性反馈。

三、持续学习创新,破解“本领恐慌”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基层干部需保持“知识恐慌”的紧迫感:  

1. 动态学习: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学习经济、法律、科技等知识,关注政策更新,形成“短期目标+长期规划”的学习体系。  

2. 创新思维:突破“老经验”束缚,用新视角分析问题。例如,利用新媒体开展政策宣传,以方言广播、短视频等形式让政策“活起来”。  

3. 经验转化:向群众、同事、领导学习,将基层智慧提炼为可推广的工作方法,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四、厚植为民情怀,优化服务作风

       基层工作的本质是服务群众,需以“民心”为标尺:  

1. 群众语言沟通:摒弃官话套话,用方言、顺口溜解释政策,建立信任关系。如贵州榕江干部通过“田间唠嗑”贴近群众需求。  

2. 民生实事落地:聚焦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推进兜底保障,解决饮水、出行等“小事”,以“微实事”积累群众获得感。  

3. 廉洁自律:严守纪律底线,抵制诱惑,做到“自重、自省、自励”,以清正形象赢得群众信赖。

五、强化斗争精神,锻造担当品格

      基层工作复杂艰巨,需培养迎难而上的勇气:  

1. 斗争意识:在矛盾调解、应急处突中磨炼意志,如参与抗洪抢险、征地拆迁等任务,提升“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能力。  

2. 担当作为:摒弃“随大流”心态,主动认领重难点工作,将“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标准,在实干中积累口碑。  

3. 团队协作:发挥“穿针引线”作用,统筹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推进工作的格局。

基层干部的本领提升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既需要政治定力与实践磨砺的“双轮驱动”,也离不开学习创新与为民初心的“双向赋能”。唯有在“学、干、创”中锤炼“三项本领”,方能破解“悬浮”危机,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行动派”和“先行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