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能力装进你的脑子里需要几步?用脑神经科学帮助销售提升能力

今日必须成长:

经验,只有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能力,而能力,才是决定你能走多远跳多高的唯一基准。没有经过刻意练习的经验就像是生铁,也许有用,但很脆弱,只有通过锻造,才能形成坚韧的钢铁,才能更有价值,才能用在更多的领域。

能力几乎是我们每天都能提到的一个词,但是,究竟什么是能力,能力的生理本质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提高能力呢?

这,看似是一个很无聊的问题。但是,越是基本的概念,我们越是对其无感。因为它过于普通,普通到我们都习以为常。

就是这些日常的最基本的东西,形成了我们和牛人的区别。我们在教育孩子学习的时候,总是说,你怎么那么不细心呢?下次考试的时候细心一点!可是,什么是细心呢?我们怎么做才算是细心呢?

如果对细心没有一个详细的认识,下次考试的时候,还是同样的问题犯错,所以,我教给孩子的方法是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题。

回到能力。其实,这里有一条路径可循:经历→经验→能力

这是什么意思呢?

经历,就是我们干过某件事情。经验,就是我们知道怎么干,是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建立了某些连接。而能力呢,则是我们在某一类事情上干的很溜乎,也就是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通过不断的训练得到了强化,越来越粗壮,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越来越快速和稳定。

就拿拜访客户举例子。

完成某个C型客户的拜访,我们可以说有了这样的一个经历。

如果很用心,经过了学习和几次拜访之后,我们知道了拜访C型(DISC)的客户,需要提出更多的逻辑证明才能说服他们,这就是我们的经验。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从开始生疏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我们可以很流畅的去说服大多数的C型的客户了,并且在出现意外的时候,可以有对应的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可以说我们有了与C型客户沟通的能力。这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那么好,我们就来详细的聊一聊如何才能从经历到经验再到能力的形成。我们需要将这个过程分成2个阶段来看。

01 从经历到经验

一、什么是经历什么是经验?

是否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如果我们要从A点步行去B点。

第一种情况,你是自己走的。事先查过地图,走在路上不太确定的时候再拦下一个慈眉善目的大娘或者大爷问问路,几经周折,来到了B点。

第二种情况,你还是自己走,手里多了一个手机,手机上有XX地图,于是你就一路导着航从A来到了B;

第三种情况,你是和别人一起走的,队伍中也没有人认识路,于是就有人一路打听,加上研究地图,也到了B点;

第四种情况,你也是和别人一起走的,但是队伍中有一个认识路的人,于是大家就在他的带领下愉快的从A来到了B。

那么,问题来了,请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诚实的面对自己,在上面提到的这4种情况下,经过哪种情况的你,自己一个人,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更顺利的从B再回到A呢?请大家将以上的四种情况排个序。

上面的情况大致分为2种类型:

其一,你人在其中,心在其中

如同上述例子中的第一种,每一步的选择在你,你在不停的做分析判断,不断的在问自己,哪一个方向是对的?走哪一条路更快?在距离差不多的情况下,这条路是否比那条路更好走一点?树荫更多一点?前面走到某某大楼就该左转了?走到哪里该拐了,这个拐弯的地方有什么标志物,往哪个方向拐了,你都有知觉,你是在主动的体验。

这样下来,每个过程你都熟稔于心,再走一趟,绝对没有问题。

其二,人在其中,心不在其中

导航说右拐,咱就右拐;带路的人说左拐,我就左拐,反正有人指路,我自然不必操心。一路怎么来的我不知道,反正,路上听的郭德纲的笑话倒是挺有意思的。让我再走一趟,行啊,刚才带路的那个哥们呢?


不论哪种情况,都是活生生的从A走到了B,没有多走多少,也没有少走多少。有心,你就多了一个经验,知道了从A到B应该怎么去走。不关心,不在乎,无所谓,那么,你就只得了一个经历,却依然不知道从A如何能到B,或者从B如何回到A。

二、同样的经历,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很多人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是我们经历过的事情,下次就一定还会干;更有甚者,认为只要是我们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我们也能干的很好。这是一种典型的将经历当作经验,甚至是当作能力的概念不清。

职场上,有种状态你肯定见过的。比如,同期招聘进入公司的一批新的员工,刚来的时候,大家干的活都差不多,可为什么几年之后,在能力上的差距是越来越大呢?以至于有的人必须离开,有的人却在职位上,不断的向上呢?

对于我们每天的工作而言,都是一种经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或者怎么去干取决我们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在时间的杠杆下,将会成倍的放大,最终体现在我们和别人的差距上。

同样经历一件事情,有心的,会在其中不断的问自己,我应该怎么做?这么做好还是那么做好?这件事为什么老同事那么做?是不是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还有其它什么事情对达到目标有帮助?

我们经常将其表达为一些我们所熟知的词语。比如,这个同志很有上进心啊,有心人啊,很努力啊等等。有这种态度的人,会不断的为问题找解决方法,而不是随意的用想到的第一个方法来解决问题。

举个我自己遇到的例子。由于经常需要在不同格式的软件之间复制与粘贴,格式经常会错乱。比如,从网页上复制一些内容贴到EXCEL的时候,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些空格。当行数较少的时候,我采取的方式是将空格一个个删去。有一次,无意间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有位同事告诉我说,可以用查找替换的方式去一次性、批处理这个问题。

我惊讶的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同事回答说,如果是3,5行,一个一个的去删除空格还行,如果200行呢?再说,EXCEL这么强大的工具,肯定有办法的,你找啊。

这就是有心和无心的区别。

三、从经历到经验的方法论

1、你必须有提高的欲望

你必须对拜访客户这件事感兴趣,才能最终收获一个如何更好的客户拜访的经验。没有这个欲望作为初始动机,我们很难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找到那些可以为我们日后提高带来价值的东西。

去拜访客户,首先你得很想去,如果是作为一种应付或者说着例行公事,那么,去和不去没什么区别。甚至,去了的负面影响还会更大!

2、你必须相信通过实践可以达成目标

也就是说,要相信自己可以。你认为你行,你就真的行。鸡汤吗?不,这是科学。

Dr. Alia Crum (艾莉雅·克拉姆)在耶鲁获得的博士学位,在哈佛读的本科,现在就职于斯坦福大学的Mind & Body Lab(心理与身体实验室)。

为了搞清楚心态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她设计了一个实验。首先,她找来了84位酒店的清洁工。这些被测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身体条件普通,大部分还有点高血压,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代人普遍如此。按照现代心理学测试的方式,她先将这84位被测随机分为了2组。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A组和B组吧。

克拉姆对A组的成员说,根据工作内容来计算,你们每小时平均要消耗200卡路里(远远大于医学界推荐的健康标准的运动量),那么你们的工作可以理解为就是在锻炼身体。

和B组没有任何互动,只是用于对照观察而已。一个月之后,再次测量体重和血压。A组的成员,体重平均下降了1公斤,而且,血压都恢复正常值。B组呢,还是老样子,高血压的还是高血压。

你的心态可以直接影响你的健康,如果你认为你是在干体力活,那么你得到的只有痛苦、承受、坚持和忍耐,而这些,长此以往将伤害你的健康。如果你将这些体力活看成是身体锻炼,于是,它就是锻炼,将带给你良好的身体状态。

大家知道为什么会加一个这样的环节在这里,为了给大家灌鸡汤吗?是,也不是。所谓的鸡汤指的是那些慷慨激昂的语言,没有什么证据,只是说出来很感人而已。而我们是销售工程师,需要科学作为指导。

所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将每天的客户拜访仅仅是当作完成一项任务,OK,它就会是一项任务而已。如果你将每一天的销售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销售能力的锻炼过程,那么,假以时日,你的能力一定可以得到大幅的提升!抱着学习和成长的心态,日拱一卒,定会有所成就!

3、开启元认知

在开启元认知之前,我们和别人沟通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我们的聊天对象说了一个事情,然后我们马上会想到我们也有个类似的经历,然后就打断TA(这时你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打断),接过话题说:对啊,对啊,我在高中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那时我总是…,然后就巴拉巴拉的说上半天。这时,我们看似掌握了谈话,实际上,我们失去了发掘对方真正想表述的含义的机会,更是失去了和对方建立更深入关系的机会。

或者我们听到客户对我们说的某件事情,然后马上给予反馈。比如,客户说,你的东西太贵了。我们马上反馈说,不贵啊,或者说,您看我们是高端的品牌,就是这样的,等等。实际上,聆听,是建立沟通能力的关键,我们的这种反应,实际上是阻断了聆听,阻断了我们接受信息的过程。

那么,开启了元认知之后呢?我们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

他说我们的产品太贵了

我们的产品不贵啊,他们公司太差劲了,没钱还想买好的。我得告诉他我们的东西好才贵的。

嗯,等等,我这么想对吗?

会不会还有别的原因?他是真的觉得贵还是想用这种方式拒绝我?

我应该怎么想才是对的呢?

是不是应该再深入的了解一些他觉得我们产品贵的原因呢?

这个想法是不是比刚才的想法更好一点呢?

这种不断的审视自己思维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元认知。是否开启了元认知,是能否将经历转化为经验的关键。

总是寻找办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就事论事的“渡过”问题的情形,这就是元认知开启后的一种体现。

我们一直在强调的,要用方法解决问题,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元认知给人的感觉就像干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成长为不同的器官。

干细胞是一类尚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我们机体的起源细胞,其特点之一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的功能细胞,能够被培育成肌肉、骨骼和神经等等200多种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

当元能力开启后,个体在经历的过程中,首先会有知觉,明白自己身处在某件事的当中。有点类似于上帝视角,就像从高空中在看着自己在干什么。然后,自己观察自己在经历的过程中,不断的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么做是对的吗,哪些事情干得好,哪些干得不好,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等等。所谓的用心指的就是不断的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的过程。

四、经验的生理表征

当这个经历结束后,在不断的自我审视中,通过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个体的大脑将在这个经历的过程中,将学到的新东西,以新的沟回的方式,固化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新的路径,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建立了新的连接,之后,在某种触发机制的影响下,这条新的路径将被打开,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表达中就是经验!

举个例子,当我们经过几次用心的C型客户的拜访之后,在我们的大脑中,将C型客户的成功拜访与更多的逻辑证明建立起了一条通路。这种类型的客户出现,就是一个触发机制,这条通路再次被激活,我们想起了需要调用逻辑说服这个功能,来实现成功的C型客户的拜访。

经验的本质,就是大脑中产生了一个新的神经元的连接。

仅仅干过,充其量只能是经历,只有在渴望、信念和元认知的发酵下,才能转化为经验!这种期望自己成长或者有所成的渴望,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就的信念,就是开启元认知的钥匙。没有开启元认知,走过,路过,也会错过!

02 从经验到能力

一、经验不是能力!

我们聊过了经历如何才能转化为经验,但是,只有经验是不够的,我们最终需要的某种能力,具有相应的能力才能使得我们在某个领域内游刃有余,立于不败。

经验是对已知而言的,而能力面对的是未知。

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的。尤其是在大公司的内部,很多人就像一个机器上严丝合缝的一个元器件,从这台机器上拆下来,放到另一种机器上,就不灵了。

对于企业而言,这样做的效率最优,也就是说可以做到成本最小,但是对于个人而言,则将面对着巨大的风险。

个体在一家公司中培育出来的技能技巧,很有可能只是适应于这一家公司。比如,一家公司使用的是一套自主开发的知识管理系统,对于如何使用这套系统,使用的好,使用的快,这是一种技能,此时,这种技能就只能被称之为经验。

而如果你能看清楚这套系统背后的逻辑,它是如何将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重组并且重新展现的,这样你就具备了理解甚至建立知识系统的能力。

会解决某件事情,我们可以称之为经验,通过实践,知道了应对此种情形的办法。而在新的状况出现后,TA可能无法有效地应对,那么,此时,我们知道个体虽然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依旧缺乏应对变化的能力。

经验就是我们知道怎么干,有过成功,会解决某类具体的事情。而能力,意味着你不光是能解决这类具体的事情,而且可能解决这类事情类似的周边事件,而且,解决的很溜乎!能力,是具有完成某类可扩展的事情的力量。这些事情可以抽象为一个或者多个领域,这种力量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比如,当我们描述某人具有说英语的能力的时候,我们不是在说TA能背诵几篇英文文章,或者是能说几句,而是说TA能用英文和很多人进行不同范围的对话;

当我们描述某人具有沟通能力的时候,我们想说的是TA可以很清晰和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可以让他人明白自己想要表述的具体内容,是大部分事情,而非仅仅几件事情;

当我们描述某人有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时候,我们不是说TA能搞清楚某件TA曾经遇到的事情,而是对很多事情甚至TA没有遇到过的事情都有自己的逻辑可以进行推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关系。

所以,我们所说的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件事情的处理解决的流畅程度,而是针对类似的事情,有办法通顺和高效率的达成目的。

经验的本质是常规流程的技能。而能力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了意外状况的应对技能。这两种状态面对的心理范围是完全不同的。能力的心理范围要大于经验。

所以,能力和经验相比多了3个特性:可扩展性+熟练程度+处理小概率意外

可扩展性指的是:你可以解决与经验类似的,但是某些条件有变化的一些事情。你熟悉了一套销售管理软件的应用,你有了使用这家公司的这个版本的软件的经验。

当你可以举一反三,从这种销售管理软件中找出核心逻辑来,并且可以将其用在其他的销售管理软件上,那么,这就是拥有相应的能力。比如,我们之前使用的一个公司开发的销售管理软件,后来又上了一套国际化的系统,那么,你能否找出其中的核心点来,发现这两套系统之间的共通点和不同点到底是什么吗?如果能将在之前的系统使用中积累的经验转化到之后的系统上去,那就是有了使用销售管理软件的能力了。

熟练程度指的是:不仅能用,而且能用的很熟练。从开始的时候,需要动用大量的脑细胞去提取相关的信息,到后来形成了顺畅的通路。经验和能力的区别,在这个维度上,就像是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区别一样。这是需要经过训练才能达到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明确销售工程师在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然后不断的培养,认真的实践,用心的提升。

处理小概率意外指的是:能知道这类事情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有哪些,并且有了应对的策略。当意外发生的时候,可以很快的调用自己之前训练过的应对模式,快速的安全的解决问题。

二、从经验到能力的方法论

1、走出舒适区

舒适区,是人类在狩猎采集时代发展出来的一种应对生存挑战的模式。那是一个短缺的时期,食物是第一要著。

我们都知道,面对稀缺的处理方式,分为2个大类——开源或节流。

开源,就是提高效率。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开始了农业革命,在200多年之前,开始了工业革命,直到21世纪初。从本世纪初开始的信息革命,使得我们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而从现在开始的信息革命+基因革命,会又一次彻底的改变这个世界。

节流就是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从节流的方向上,人体发展出了一个特性就是尽可能的待在舒适区。人类的大脑占了人体重量的1%-2%,但是,大脑的耗能却占到了25%左右,是耗能的大户!为了减少这部分的能耗,人类学会了节约使用大脑。

待在舒适区的意思就是我们不用去想过多的东西,一切都是简单高效且随其自然的状态。想想我们在做演讲时的紧张、不安、心跳加快,这些都是离开舒适区的身体反应,这些状况的出现,极大的刺激和消耗了身体的能量存储,对于在食物稀缺状态下的人类,这是一种极大的消耗和浪费。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稳定的舒适区状态。

1)身体成长的模式

在长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的演化中,身体逐渐的产生了一种偏好,那就是稳定性。稳定性就是舒适区在身体上的体现。这是最节省能耗的方式。但是,我们为了变得更强大,就必须打破这种状态才行。

比如,让你现在徒手做俯卧撑,你能做多少个?我能做20个一次。在没有更多的外界的刺激下,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久,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一直保持做20个俯卧撑的能力。要想做50个,怎么办呢?那就需要从现在的这种舒适的稳定态中解放出来。比如,我开始每天做30个。30个,对于身体来说,是一种不舒服的状态,因为原来的稳定态被打破了。

身体想要再次回归稳定性,潜意识中会有一种力量一个声音让你放弃,你开始了和自己较劲。如果你不放弃,战胜了自己,那么你的身体将会妥协并做出改变:加强肌肉。然后,肌肉开始生长,长到最经济的状态:满足你每天做30个俯卧撑的舒适状态,也就是说,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你做30个俯卧撑也不累了,很简单就能做到了。然后,40个,50个,就这样你越来越强壮。

人体的适应能力的强悍是超过你的想象的。你知道人类目前的俯卧撑世界纪录是多少吗?是1993年一个美国人创下的,他用了21小时21分,完成了46001俯卧撑。

2)大脑成长的模式

我们的大脑的生长发育和身体极为不同,当成年之后,大部分的脑细胞不再分裂为新的脑细胞。而大脑的成长体现在一种新的模式上,那就是神经元之间的重新布线以及线径的变化。

当我们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神经元之间会产生新的连接。就像你学习骑自行车,控制不同运动神经和肌肉的神经元之间会建立新的连接,随着你练习的增加,这些神经元连接的“线缆”的外层包裹的“髓鞘”的强度和厚度会增加。

就像我们知道的电缆一样,外面的绝缘层越厚实,抗干扰能力就越强,在线缆中传递的信号就越不易受到干扰,就越稳定。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秘密。

原来自己在干某类事情的时候,要么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就像在没有路的山间跋涉,不停的在寻找出路;要么走的磕磕绊绊,就是国道,省道,甚至是县道和村道,路况不好,坑坑洼洼,还不时有野狗窜出来,被慢吞吞的拖拉机挡了道。

而经过训练之后的有能力时的大脑,就像是通过整修和重新规划,建立了一条条高速公路,不但道路宽阔,平整通畅,而且,受到的干扰也少了很多。

能力,就像一组通畅且不受阻碍的信息传递高速公路网,解决方案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高速的传递,道路四通八达且规整有序。能力愈强,代表着大脑中的神经细胞的突触沟通越多,可以形成的回路就越多,从我们平时的感觉就是能想出的解决办法就越多。

当你开始新的学习和体验时,大脑便建立起神经通路。神经通路或者回路是由互通的神经元所组成的路径。这些大脑中的路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的;就如同一个牧者和它的牧群每日相同的行走路线形成了一条山道。

每一次新的尝试在有牵连的神经元之间重新访问神经回路和重新建立神经传输,能够提高突触传递的效率。相关的神经元之间的交流变得便利,认知使它们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突触可塑性也许是大脑惊人的可塑性依赖的支柱。

Kolb, B.,Muhammad, A., & Gibb, R., 在正常和受伤的大脑中寻找潜在的大脑可塑性的因素。


大脑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重新布线那些网络,例如,强化或弱化神经元之间的各种连接,同时还增加新的神经元连接或摒弃旧的神经元连接。

髓磷脂的含量也会增加,在神经细胞周围形成隔离鞘,允许神经信号更加迅速的传递;髓鞘形成可以使神经脉冲的速度提高10倍之多。因为这些神经元网络负责思考、记忆、控制移动、解读感官信号以及大脑的所有其他功能,重新调整和加快这些网络的运转速度,使人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那些事情都是以前做不了的。

经常性的训练会使大脑中受到训练挑战的区域发生改变。大脑通过自身重新布线的方式来适应这些挑战,增强其执行那些挑战所需功能的能力。

——《刻意练习》 

之前有一句很富有鸡汤意味的话说: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他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是对的,但是不精确,因为,这扇窗是你自己打开的。现在发展出的核磁共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证据。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很多盲人或者失聪的人,其他的感觉能力会变强,比如触觉。科学家做过实验,经常进行盲文阅读的失明者,他们的指尖的触觉要远远高于视力正常的研究对象。他们可以感受到轻柔的多的触碰。

比如,让你闭上眼睛,然后用很纤细的羽毛触碰你的手指尖,可能你几乎没有任何的感觉。但是,对于经常“阅读”盲文的失明者,他们就能感受得到!

研究者们使用功能型核磁共振仪,在失明者进行阅读盲文的时候,对其大脑进行了观察。结果令人惊讶!这时,参与活动的大脑区域,不仅仅是控制手指的区域,还有本来应该控制视觉的视觉皮层!

普通人,只有在处理视觉信息的时候,这部分视觉皮层才会有活动。对于这些进行盲文阅读的失明者,视觉皮层居然转换了功能,帮助他们解读指尖接触到的突起的小点的含义!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调用空闲的大脑区域来完成甚至与其功能不同的任务!

同样的,在对音乐家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发现。

爱德华.陶布是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心理学教授,他与四位德国科学家合作进行对音乐家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

实验人员发现,同普通人相比,音乐家的大脑中,控制左手的区域明显的大得多!而且,音乐家的,控制手指的区域,已经占据了通常用来控制手掌的那些区域中的一部分!

在随后的研究中,还有更惊人的发现。在他们对招募到的音乐家和非音乐家进行了详细的脑磁波对比分析后发现,音乐家在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中拥有更多的脑灰质,从而使得TA们控制手指的能力明显的强于非音乐家。和非音乐家相比,音乐家在和其专业能力相关的大脑区域中(比如控制触觉、双手的感觉、空间运动能力等),拥有更多的脑灰质!而且,音乐家的训练时间越长,大脑的相关部位就越大!

事实上,人脑可以在从出生到生命终了的任何年龄发生改变。在富有激励因素的环境,人脑会变得更好;如果接收不到刺激,人脑就会向反方向发展。

——马莉安.黛尔蒙德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人脑是可塑的,你可以通过练习,让自己越来越聪明!这就是所谓的大脑的用进废退原则!聪明人会越来越聪明,而不勤于思考的人,则会越来越笨。

科学家们在研究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和其他的很多数学家的大脑后发现,和普通的我们相比,这些人大脑中的顶下小叶部分,也就是控制抽象数学思考的区域,大了许多!同时,在定量分析的时候还发现,这些区域的大小,和数学家们进行数学研究的时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这部分区域很有可能是爱因斯坦同学在后天的长期锻炼中产生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同时促进了他这方面的能力。

2、明确自己的目标

首先,要知道自己想提高的是哪个能力。比如,在日常的客户拜访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和客户的沟通能力有所欠缺,无法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那么就可以将一段时间确定为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的时间。在这个阶段内,在每一次的客户拜访中,甚至是每一次的和别人聊天的时候都要刻意的去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每次客户拜访之前,设计好这一次的主要目的,或者是这一次打算提升的能力。并且事先设计好为了实现目标都需要做哪些事情。比如,这一次,我拜访张总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这个项目的资金是不是到位了。那么,我在去之前就应该设计好提问的问题。或者,我这次去见王工就是为了练习沟通能力,那么我就事先准备好一个话题,尽量的和王工在这个话题上多聊一会。

3、通过导师的反馈进行练习

一位好的导师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别人的视角看自己可能会看得更清楚。导师能利用自己在此领域内的成就,更好的纠正你的偏差,提供准确的练习方向,并且给予即时反馈,提高你的练习效率。导师的主要作用不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去做,而是在你做的过程中,进行观察,给你一定的反馈,使你知道应该如何纠正偏差。

学会向导师提问题。不要简单的说一下基本情况,然后问导师,我该怎么办呢?应该先介绍基本情况,然后介绍你的思考过程,然后给出你认为的可能解决问题的ABC三个方案来,请导师帮助分析哪个更好。

在职场上,能找到一位导师是人生一大幸事。没有人有义务主动去帮助别人的。

4、对目标的专注与投入

如果你漫无目的的去拜访一个客户,那么,你什么也得不到,最好不要去。在拜访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注意不要偏离自己的目标,想着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之前设计的问题合适不合适问,应该什么时间问,客户对于问题的反馈如何,能不能接受等等。

在拜访回来之后,要看看自己的本次拜访的目标实现了吗?实现了,那么,是不是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没实现的话,那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应该如何修正?自己想不清楚的时候可以求助导师。你只有专注在目标上,投入在目标的实现方式方法上,你才能有不断的提高。

经验,只有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能力,而能力,才是决定你能走多远跳多高的唯一基准。

没有经过刻意练习的经验就像是生铁,也许有用,但很脆弱,只有通过锻造,才能形成坚韧的钢铁,才能更有价值,才能用在更多的领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