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漂
隔壁松哥离婚了,除了我们家,其他人好像都不知道。
松哥家常年只有四口人,他,他父母,还有他四岁的儿子。至于他的老婆,村里面随便一个人都知道,“不成器”。
松哥年近三十五才讨得一个老婆,这在村里都算是“老光棍”了。为什么松哥一直娶不到老婆,我们私下讨论,都觉得是他命不好——父亲好吃懒做,家里事物一概不管,还抽烟喝酒;母亲因为脑炎,智力很低,最基本的农活都干不好。所以,松哥很小的时候就担起这个家,外出打工挣钱,刚有点起色,自己又染上重病,只得边回家休养,边在小县城里面做苦力挣点生活费。
年近三十五,周围比他小的人都结了婚,但是因为家庭原因,一直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嫁给他。直到2012年,不知道谁介绍的,一个矮胖的女人出现在了他家。我对他老婆的印象就是矮矮胖胖的,两个脸总是红红的。听别人说,那个女人是住在深山里面的,家里父亲酗酒,母亲精神有问题,女人自己跑出来,想着随便找个人家嫁了,就再也不回山里去了,她那年17岁。没有婚礼,没有酒席,就是简简单单放了几声鞭炮,那个女人就成了松哥的老婆。
大家本以为皆大欢喜,从此松哥拼命挣钱,女人操持家务,好好过日子。但是,事实上,松哥是在拼命做工挣钱,而女人却像出了笼子的鸟儿,天天在县城里面玩,根本不落家。过后,女人怀孕,勉强在家待够足月,孩子一生下来,女人就走了。虽然这几年,女人时不时也回家,但是就像住旅店,住几天就又莫名其妙消失了。村里的人都议论纷纷,有的说女人在县城里面做见不得人的勾当,有的说女人在外面有了其他男人,还有的说女人根本不在县城,早就去了省外……松哥知道这些议论,但是他什么也没说。他依旧是天没亮就出去做小工,天天如此,孩子留给爷爷照顾,虽然总是生病,但是怎么样也总算长大了。
这次回家,我问松哥家里情况,母亲说,他们离婚了。这么些年,还是离了。听说是女人要求的,她什么也不要,包括孩子,只要求离婚。松哥依旧什么也不说,离了。
孩子每天去幼儿园上学,爷爷抽烟喝酒聊天,奶奶不停把一根柴砍来砍去,松哥也依旧早出晚归,什么都没变,而女人就像吃了顿快餐,吃完走人。
婚姻本是一个纯洁而神圣的事情,因为好感而相互吸引,因为爱情而彼此珍惜,因为想一起走下去而结成婚姻。这应是婚姻最原本的面貌。而如今,不管是贫穷的乡村,还是富裕的城市,婚姻越来越像儿戏。“闪婚”“闪离”这些词眼那么具有讽刺性。
虽然那张纸只有一顿快餐的价格,但是它所代表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婚姻不是吃完了就可以拍拍手走人的。
因为周围人都谈恋爱了就看着条件找个对象,因为父母催促就赶紧结婚,因为年龄大了就匆匆忙忙要个小孩……一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时刻,都这么随便的过了,还有什么是我们真正认真的事情。
我的爱情是因为互相吸引,我希望,我的婚姻是因为想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