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上七点二十出发到晚上七点二十,我们马不停蹄地向目的地进发,这十二个小时里我们横跨了三个省,从湖南到贵州再到云南。在这交通十分便捷的时代,我们享受着时代迅速发展带给我们的红利,一日的狂奔就能到达自己向往的地方。在以前车马很慢的时候,我总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看着爸爸费力地踩着自行车,把本来不长的路拖的更加长了。小时候以为自己能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和外婆坐着火车去吉首,短短的路程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时不时就会从我的回忆里蹦出来。那时我真希望能永远留在火车上,不要到达终点。
一路上的风景是我们见惯了的山,小小的山包包连绵起伏,像一座座坟茔藏在淡淡的云雾里。若隐若现的小山包时而高耸时而低垂,仿佛羞涩而又内向的姑娘,不敢也不轻易展示自己的美。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的山,虽然秀美但却少了刚毅。或许是因为我本身就缺少这种特质,求而不得才会如此喜爱吧!我这半生总是在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的却不屑一顾。这就是我的劣根性,无法改变的固化思维。
罗平本是我们的第一站,可是二月初并不是油菜花开得正盛的时候,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翠绿的油菜田时,不由得有些失望和遗憾。我看过到铜仁瓦屋的油菜花,看到过丝绸之路上扁都口的油菜花,也看到过麻阳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我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岁月,或许是有些麻木了吧,不管是罗平的油菜花还是门源的油菜花,更甚者是婺源的油菜花,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不同。既然无缘一见那就随遇而安。毕竟油菜花的本质是不变的,翠绿的茎叶,金灿灿的花朵,成片成片的栽种,吸引着成群成群的蜜蜂和蜂拥而至的赏花之人。
第一站——弥勒。看到这个名字我眼前就会浮现弥勒佛挺着圆滚滚的肚子笑眯眯地看着人世间的样子。这个因佛而得名的县级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美食了,毕竟黑灯瞎火的时间来到这里啥都看不清楚,只能品尝美食了。“老弥勒”“弥勒味道”“弥勒故事”等等打着弥勒的招牌全是噱头,以后看到这么起名的招牌一定要避而远之。在避雷后我们选择了毫不起眼的“拔云草餐厅”,小小的餐厅只有两张圆桌显得十分拥挤,但并不影响我们就餐。拔云草烤鸡,酸萝卜丝红豆汤,香茅草牛肉块,扬州炒饭先后端上桌,馋的我口水直流。最好喝的是酸萝卜丝红豆汤,淡淡的酸味里带着一丝甜味特别开胃,汤里还有糯糯的红豆沙,口感绵软。烤鸡外焦里嫩,配着香香的辣椒,吃完后满嘴留香。扬州炒饭更是没有偷工减料,金黄的玉米粒,红红的胡萝卜粒和火腿肠粒与蛋黄色的饭粒互相映衬,再加上新鲜的虾仁与翠绿的葱花,色泽鲜亮,这是色香味俱全啊。
吃得饱饱的我们信步在冷清的街道消食,偶然发现对面店铺的橱窗里陈列着各种葡萄酒,门口的一壶壶泡着玫瑰花瓣的红色的水吸引了了我们的目光。好奇的的我们凑近一看,原来是玫瑰花醋啊。这是什么东西?我们带着疑问向老板了解了玫瑰花醋的制作方法。老板非常热情的给我们介绍,还用高脚杯给我们倒上一杯品尝。红而透亮的液体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晃动,散发出浓郁的玫瑰花香味弥漫在整个鼻腔久久不散,玫瑰花醋不光色泽鲜亮,酸甜可口的味道还十分令人陶醉。本想下手买一壶,可又想到我们本身就是旅游区出来的。那些藏在商家背后的腌臜事也没少听说,于是下去了的手又抽了回来。毕竟有监督责任的部门并没有实行监督管理,黑心商家就会无处不在。我们打消了这个想买的念头,赶紧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