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读书笔记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内耗是如何吞噬你生命的?

❤️你的疲累跟工作有多大关系?

❤️大多数身心疲劳都是由于内耗造成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成3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超我通常以“应该是”的方式出现。可是,由于竞争的压力,或者是生存的需要,人们往往又会做出一些与自己的价值标准完全相反,甚至背道而驰的行为,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这就是生活所呈现的“如是”。

❤️当“应该是”与“如是”产生冲突时,内耗就开始了。

❤️消除内耗的最好方法就是君子坦荡荡。

❤️不管你身居高位还是凡人一个,你总会有内心矛盾的时候,没有人能替你梳理内心的乱麻。唯有真诚地面对自己,敢于把内心放到阳光之下,就像王阳明那样,“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会一同光明起来!

❤️消除内耗,你将会精力充沛,而消除内耗的最好方法就是君子坦荡荡。一灯能除千年暗,我们无须花费力气去赶走黑暗,我们只需引入光明,黑暗自然烟消云散。只要你愿意敞开你的内心,光明自然就会进来!

❤️在NLP理论中,身份对人的影响很大,因为它决定了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位,决定了“你是谁”,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去符合这个“身份”。

❤️心理学将人的成长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如果穷得太久,也许是你的错。

❤️一件事情不断重复,就是一个人的模式。

❤️活得累也许是一种“遗传”。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不改变内在模式,那些一再出现在你生命里,不断轮回的事情还是会重复出现。

❤️改变从你看见自己的模式时开始。

❤️一个不断重复的行为,一定有着隐藏的好处。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好处,一个人是不会这样长期去做的。

❤️从今天开始,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父母、他人而活,你并没有太多能量背负他人的命运。

❤️每个行为背后,一定有其正面动机。

❤️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喜欢你自己,你如何能指望别人喜欢你呢?如果连你自己都看不起你自己,你又指望谁能看得起你呢?

❤️面对不如意,我们当然可以选择逃避。可是,到底逃到哪里才是我们理想的伊甸园?真的有那么一个处处如意的伊甸园吗?我想,如果把自己看成“受害者”,逃到哪里,结果都一样。

❤️除了选择做受害者,不断逃避,为什么不选择当建设者呢?能拯救自己的,最后还是自己!成为自己的建设者吧,当你成长了、有力量了,我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人生处处可以建成伊甸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