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封建社会是如何走向终结?

封建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末日,是因为一个关键的变化:战争的逻辑变了。之前战争礼仪化大于实用性,如同初期是比谁踢正步更好更标准更符合“礼仪”,后期就以杀死对方为目的了。产生变化的原因是春秋末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技术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打破原先的社会均衡,导致封建社会中贵族秩序崩溃。

1.1、无论中外,贵族最初都是军事征服者,周朝给一些亲戚和近臣分封领地,他们带着家人和亲兵来到封地,进行军事殖民,而土地上的土著居民则成为平民。贵族们觉得要把自己跟平民区分开,才能显出自己的高大上,所以他们都有强烈的等级秩序意识。

1.2、这意识延伸到对待战争态度上,有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战争是个很高贵的事,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参加,平民没有资格。《左传》里面有句话: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只有祭祀和战争才是国家的大事”。二是贵族打仗,比的是谁更符合“礼”的标准,类似比赛踢正步,看谁踢得更好,此处的“礼”不仅仅是礼仪,更是代表着一整套秩序,能够给所有人都规定出上下尊卑的恰当位置。贵族打仗的目的是恢复“礼”的秩序,不以“礼”来,打赢了也没有面子,因为那是更加破坏了秩序。在平民看来,贵族确实像贵族一样,就会接受贵族制和贵族制定的等级制度,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1.3、由此贵族间的战争,“礼仪”远大于实用性,只有贵族才能参战,规模也不会太大,相比对于后世,封建社会早期的战争就是几百个贵族比踢正步,谁踢得更好看。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大容易导致谁灭掉谁。

2.1、初期周朝贵族战争礼仪性强,后来就走向了实用性,因为有的人不按套路和规矩来出牌,不讲礼仪而直接抡刀砍人,战争的打法就都发生了改变。春秋时代的楚国就是这样的,它本来就不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骨子里不太懂和认同中原那一套,在当时的中原诸侯看来,它就是一个蛮夷之邦。


春秋时期的楚国,看似面积大,但在地处中原的宋国看来,就是蛮夷之邦。

2.2、宋国国君宋襄公血统高贵,是商朝王族的后裔,一段时间也曾号令过一些诸侯,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在楚宋之战中讲究礼仪,认为对方未摆好阵势就打,不符合“礼”结果被打得大败。此类事有传染力,只要有一家改换了打法就会占优,不改肯定吃大亏。导致战争底线越降越低,战争的实用性开始超越了“礼仪”。所以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3.1、虽然底线逐步降低,但战争的规模还是不会特别大,因为这个时期的战争仍是只有贵族才能参战,而平民难以动员起来。当时诸侯国内部的结构,多是多级分封结构,诸侯实际能发动起来参加战争的,都是自己城邦里的人,而分封去的次级诸侯,是否听自己的就另当别论了。

3.2.1、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技术变迁,让诸侯的力量扩大成为可能,使诸侯能够搞定那些再次被分封的次级诸侯,出现了君主,贵族和平民三者之间的复杂博弈关系。(此处的君主指诸侯,当时的周天子只是一个摆设,没有他的什么事。)

3.2.2、一是铁器和牛耕的农业生产技术出现,提升了平民劳动效率。让平民除了在贵族控制的公田(井田)上耕种外,也有能力再去开垦私田,甚至从公田上跑路。然后君主和平民就逐渐形成一种结盟关系,君主向耕种私田的平民提供帮助,平民向君主交税,贵族控制的井田制走进瓦解,形成新的博弈关系。

3.2.3、二是竹简技术带来知识传播。之前文字是祭祀专用的,我们知道的有铸鼎的方式甲骨文的方式,使得接触到文字的人并不多。而在竹简上刻文字比铸鼎等容易多了,便于携带复制,使知识传播的成本下降。这使得一般的贵族子弟和运气好的普通百姓,都有机会学习文字获得知识,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的垄断状况。其中很多有文化却无法获得一块封地的贵族子弟,就变成了“游士”,到处寻找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的机会。

3.3、这样,有本事有能力的游士,这些新的人力资源,就逐渐成为了君主的依附,并慢慢发展成为官僚制。当然这样的人有个前提是必须在本国没有根基,没有资本对抗君主的,其地位尊荣都取决于君主的赏赐。这些官僚本质没有独立性,是“职业经理人”,而贵族有独立性,是君主的准合伙人,君主有大事必须和他们商量。

3.4、游士的出现,让君主们可全方位碾压贵族封臣,诸侯国也就从君主与贵族共治的结构,转向了君主说了算的官僚制。这就是历史上的变法,如魏国的李悝,秦国的李斯都是来自他国的,这些人成了各个诸侯国的新贵,他们压制住所在国大贵族,把君主的意志贯彻下去。随着各种变法的展开,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

4、由于平民被动员起来了,只要有能力有军功,也可获得比贵族还高的地位,这使战争的规模和频次急剧上升,大规模的灭国之战就容易爆发了,规模大到白起一次战争就坑杀赵国40万的降兵。随着各国陆续变法,原诸侯国内的旧贵族阶层就逐步消失了,君主对国家的控制力变强,没有约束的力量,分封割据的封建社会也就逐步走向了终结。

5、而当战争规模扩大到各诸侯国承受不起的时候,中国也就开始走向大一统。

2018110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午去奶奶家,人多,我和爸爸自然要跟大家说好,丫头变着花样儿的打扰我们,就是希望关注她!午饭后和爸爸玩藏东西,然后...
    sanyaojing阅读 175评论 0 0
  • 今天我和大姐姐还有小姐姐去照相了。我很开心,我们坐的车。到了照相馆,我们就开始照相了,可是我不知道谁先照相...
    张余蔚阅读 3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