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窥美》,作者静清和,代表作《茶味初见》。
(初看到这本书是在书店里,孩子在他喜欢的阅读区读书,我因为对茶的喜爱自然而然的走到了茶书区。这本《茶席窥美》看了几页就决定拿回来细细的读。)
一:茶为席魂,心饮为上。
书中写道:茶席,是为品茗构建的一个人、茶、器、物、境的茶道美学空间,它以茶汤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相结合,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立主题,并有所表达的艺术结合。茶席,不是刻意的去摆,是用心的去“布”。
(这些年喝茶,对茶席了解不多,自己的茶桌也是根据个人喜好来摆放,但读到书中说用心去“布”,还是深深认同。)
二:茶席历史,繁简素丽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事春茶”。真正意义上的茶席出现,应该在陆羽的《茶经》问世前后,陆羽《茶经》的影响以及对茶席的规范,把唐人从茶的药用、羹饮时代,带入了品饮清饮的新境界。
这一章不仅说的陆羽对茶汤的审美,还有对茶席、茶会里的挂画的要求,茶席挂画《茶经·十之图》里有要求:“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唐宋的茶席背景已经注重竹林、松下、名山、清涧、新月、梅花、剪影,映入茶席。明代出现茶寮,使幽人雅士有了自己的品茗的专属空间。“构一斗士,相傍山斋(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梳理这段发展史,让我们看到,茶席从唐的华丽奔放,到宋、元的沉静内敛,再到明代,茶席的发展,达到了历史的顶峰。为我们茶席的构思与设计,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启发和借鉴。
三:当下饮茶,温润泡法
所谓温润泡法,就是取消了淋壶追热的环节,借用轻便的壶承,取代了笨重的茶盘的一种泡法。茶席的温润泡法,窃以为是温和的以水润茶。温润泡法,着重突出一个“泡”字。“泡”从字形上分析,即是以水包茶。按此泡法,注水和出汤显的比较从容,不急不躁,不疾不徐,茶汤会表现的细腻柔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