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总盼顺祥业,民富国强梦大同-----戊戌春节有记(九首)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除夕,为大年三十,吃团圆饭过大年,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此夜,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

迎新灵犬护院前,辞旧礼花饰人间。

户户桌灶摆盛宴,家家门楹挂红联。

投入赏春盼春好,虔诚守岁期岁安。

人寿年丰亲聚首,心宽体健自开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月初一,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主要民俗活动有拜年,舞狮耍龙,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一元复始春潮涌,万象更新瑞气融。

堂上燃炮且敬酒,庭前舞狮又耍龙。

财似东海长流水,福如南山不老松。

最是恭喜平安拜,孩童欣拆压岁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月初二,有女儿回娘家的习俗,所以在这一天,女儿女婿就带着礼品回到娘家给父母拜年。

满载行囊携小娃,驱车拜访返娘家。

入室爱亲恭赠礼,上堂孝老敬香茶。

热情满满斟年酒,喜气洋洋醉脸颊。

遵循民俗诚点赞,恪守传统实堪夸。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作为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猪。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顺祝诸君新春快乐、新年大吉、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又逢初三小年朝,不宜外出非传谣。

应处家园防赤狗,不留仇怨多深交。

女娲济世把猪造,谷麦养人受众邀。

去旧维新随意志,纵情一醉任逍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月初四日于鹅公山旁桐木坪老家小住,喜逢雨水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万物始萌,日暖花香,风羞雨轻,柳丝含烟,春色撩人,有感而记。

鹅公山下柑橘黄,桐木坪中松树苍。

雪润平畴竹翠绿,风催山岭桃芬芳。

蛰虫解冻大地叫,鸿雁归林长天翔。

万物复苏迎雨水,田园千亩待耕忙。

注:鹅公山与桐木坪均为地名。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一晃又到正月初五,迎财神,晦气去,事业顺,人才旺,2018,祝大家新的一年都有好运道!

吉运承天喜降恩,财神五路瑞祥临。

玉犬守护摇钱树,金猪围拥聚宝盆。

祈祷时逢百事顺,敬香长佑万年兴。

福隆叩首匍身跪,财旺虔诚拜至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年初六为马日,这一天的民俗有送穷鬼,弃破衣,供煎饼,寄托了人们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左邻右舍忙碌中,只为新春送贫穷。

焚香敬神祈岁稔,辞旧除秽愿财丰。

春早备耕催战鼓,人勤谋事借东风。

柴门总盼顺祥业,民富国强梦大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自古以来,该日往往是祈求天朗气清,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政通人和。

黄土一堆得灵性,女娲创世今造人。

顺其自然名利淡,大道至简意涵深。

东成西就云海路,北往南来平凡尘。

聊将眉宇峥嵘处,诉与春风细慢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月初八,民间传说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这种习俗蕴涵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

人无五谷何以生?四季丰收赖辛勤。

常怀锄禾日当午,更念汗滴脚下尘。

已经苦难换甜美,曾历饥寒到饱温。

常将有时思尽处,朴素节俭是精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