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日记80——“靠”和“助”的智慧

那天儿媳妇和我讨论孩子和父母相处之道,这是两代媳妇的讨论,讨论的议题是媳妇怎样与公婆相处,儿子在结婚后怎样与父母相处。这个话题比大也比较敏感,更是比较沉重,任何一方做的不如他意就会产生矛盾。即使双方互相谦让,有事能忍过去,但时间长了还是有爆发的时候。到底要怎么做呢?

一是双方都要有界限。作为老人,你与孩子的关系从孩子恋爱开始就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从你的家庭逐渐分离出来并会成立他自己的小家,如果如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的话就是从一个阴阳图变成了两个阴阳图,虽然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关系,但又分别独立着。而相对独立的边界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界限。许多家庭的矛盾就是因为界限不清或者界限不明而产生。有时父母越俎代庖,有时孩子未能断舍离。这个断舍离是指孩子心志的成熟,能够实现真正独立的人而不是巨婴。“无关生智,局外生慧”,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也好,家庭也好,都在一个电磁能量场中(生命科学研究院施一公语)如果所有电子是按同一方向运动,人或家庭就很平和、很有爱、很喜悦和很幸福。如果不按同一方向行动,就会有纠缠,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生。每个人都希望和喜欢在一个能量场中按同一方向运动。

二是要新观念和好心态。传统中国是农耕时代,人多特别是年轻人多,庄稼耕种收割都占优势,做到按时节及时种下,按时节及时收获,这样能保证人们饿了有饭吃,出门有衣穿,更高境界就是衣食无忧。于是有个老传统特别是老人家会讲养儿防老,人老了以后是要靠儿子,这样老人才有饭吃有衣穿。可现代文明社会,工具越来越现代化甚至智能化了,生活节奏在不断提速,工作行当也越来越多,不再只限于三百六十行。所以老人的思维、观念、意识、方法和心态都要作适当调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与时俱进,与时同频同步,否则会矛盾重重,磨擦越来越多,心理的不舒服、矛盾、焦虑、痛苦越来越多。

三是以“靠”与“助”智慧成就幸福家。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养你就是老了以后要靠你养老的”。我们首先来说说这个“靠”,是依靠,靠得住,靠着……,其实中国传统汉字智慧告诉我们,“靠”有时是靠不住的。“靠”,造字源解,“靠”采用“告”作是声旁,“非”是形旁,与相背有关。造字本义:动词,背结背相倚相支撑。文言版《説文解字》:靠,相違也。白话版《说文解字》:靠,相违背。按“靠”字本义,能够相互体谅共同努力真正做到背结背相倚相支撑。现代有个团队建设的游戏,目的是建立队友的互信。游戏中充分展示这个“靠”:两个人背对背站立,背靠着背两人同步下蹬,如果同样用力,一起下蹬两人很轻松地完成任务。如果有一方不同步不同力不同频,这个游戏会以双方摔倒结束,双方都以失败而告终。游戏做起来很好玩,可生活中仍需智慧。

而我更愿意用“助”。我常跟孩子分享的是“助你们一臂之力”。“助一臂之力”有扶上马送一程的意愿在里面。从汉字智慧来分析,帮助的“助”更有力量。“助”的字源解说,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祖。助,篆文(且,祖先)(力),表示祖先赐予的力量。造字本义:动词,祖先神灵赐予力量。而与“助”组成的词语基上都是正向词语,它传递也会是正能量。

孩子创业初期尽管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干劲十足,可工作生活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在他们努力前行的路上,父母帮一下孩子,减轻孩子负担也是情理之中。虽说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或者成家立业,父母已经尽到了责任,完成了使命。但孩子刚开始创业,刚开始养家养孩子,需要面对的事还很多,尽管说起来都是孩子的责任。当父母的帮一把,帮助带带孩子,做做饭,也是一种天伦之乐。

注意我这里用的是“帮助”,事实也是如果都认可为“帮助”的时候,生活就充满了智慧,减少了不必要的焦虑、担忧等。“帮助”的智慧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古语有同音即同义的说法。“帮”同“邦”,“邦”的字源解说: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封”的本字,表示封地而建。邦,表示封建地界。金文(丰,封建)(邑,城邑),表示拥兵自重、有明确领地归属的封建城邑。造字本义:名词,在封地四周种上了草木以示领地界线的诸侯国。文言版《説文解字》:邦,國也。白话版《说文解字》:邦,诸侯封国。现代意义上还有军事、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国家。 由此可以理解“帮”充满了高能量大智慧和大胸襟大格局。可见,“帮助”孩子既是祖先力量的传承,更是成就孩子未来。

总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相处模式,会形成不同的家文化和家风。在具体相处里不忘初心,牢记感恩,设立合适界限,保持乐观心态,及时伸手帮助,相信一定会成就正知正念正能量的幸福家庭和家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