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题
《如何辩证的看待哲学上的现象与本原之间的关系?》
辩
说到“辩证”必然要提及芝诺。芝诺,辩证法的奠基者,爱利亚学派第三位著名诡辩哲学家,它的主要贡献是为他的老师巴门尼德的形而上学存在论提供大量的逻辑论证。拿他为本篇论证类文章举例,也算是一种致敬了。
巴门尼德是芝诺的老师,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存在论中的“存在”与“非存在”。一种是事物背后的本原,另一种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他认为事物的表象都是虚假的,只有背后的本原才是真实的,而事物的本原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
芝诺为了老师的理论创造出许多著名的悖论,如“阿喀琉斯追兔说”就是一个典型的反常识的例子。在理论分析中拥有更快速度的阿喀琉斯永远也追不上兔子,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却不是如此,这样,这种与常识相违背的结论让芝诺很自然的得出结论“常识不可靠,感觉会欺骗我们”,以此来支持他的老师。当然,芝诺这样说是在理论上把运动绝对化,把时间间断化了。而现实中运动是相对的,时间是连续不会无限细分缩短的,所以是诡辩无疑。可在2000年前的古希腊,这种论证的观点可谓是深入人心,使人们开始反思事物的现象与本原之间的关系。在当时的哲学派系中引起过巨大的关于现象与本原存在与否的争辩。但大多的争辩成了将不同观点单纯地对立加割裂,即使是辩证学派很难能将两者对立面统一起来冷静看待(辩证法有时候其实也是自掘坟墓,哲学的矛盾属性造就了这一特点),直到怀疑论的异军突起,解构了存在,情况才有所缓解。
巴门尼德的“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赫拉克利特的“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也存在”,米利都学派的“存在者不存在,不存在者存在”。
在社会中生活,人就会拥有常识。人的常识是由现实生活中的客观现象和主观感受构成,当其沉淀为显性的意识再升华成为隐形的直觉时,称之为“经验”。相较于常识,人的经验更多的拥有自由串联的能力和不断发展的动力,贯穿着我们的一生,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经验主义者。我们用经验来分析客观的事实,更加唯物主义。当然,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通过抽象思维来进行思考。我们用抽象的思考来追问事物背后的本原,更加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抽象就是去掉千差万别的感性现象,把握事物背后的规定性和共同本质。
但是,在运用抽象思维前,我们真的不需要任何的“感受储备”吗?首先,不同的人在对一件事进行抽象思维时会有不同的视角。这种最初的思维的“打开方式”的不同,本质上来说是因为我们最初的认知经验不同导致。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抽象思维的探索会愈加深刻。概括这两点就是“现象都是虚无,本质乃是真实,但最初的虚无导致了最终的真实”,“屌毛生的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证
古希腊形而上学鼻祖毕达哥拉斯,相比较古希腊自然哲学派的自然物本原,提出“数本原说”,即数是万物的本原。这里的数已经某些程度脱离了自然物的属性成为了抽象思维创造的产物。其实,毕达哥拉斯这种抽象思辨产生的结论并不是没有“前车之鉴”而空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他那条著名的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之上的。
毕达哥拉斯早年游学埃及,当地的埃及人发现了一个现象,即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边为三和四,另外一边一定是五。毕达哥拉斯将这种现象运用抽象思维升华成了一条通用性法则—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平方的和等于斜边平方。这条定理对毕达哥拉斯以后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立在这条定理之上,毕达哥拉斯发现了数与形之间存在着的对应关系。于是他把数具象化,与形结合,再运用抽象思维将数变为具有广延性的物质威力,将“数”称之为万物之本原(1是一个点,2是一条线,3是一个面,4是一个体,再有不同数字的平方,奇偶产生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水、火、土、气四种基本自然物质)。到此,可以看出,最开始存在的客观现象“毕达哥拉斯定理”是毕达哥拉斯进行抽象思考的“感受储备”,是抽象思维的根基,或者说触发点。即使站在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看,没有这种客观现象作为根基、触发点,我们依然有可能按照个人的感受来强行抽象思考出来,但这样来看,客观现象降低了抽象思考的阙值,也是推了抽象思维一把。
客观现象与抽象思维对立,但绝不割裂。这是一个很显而易见却很少有人能把两者的性质都搞清楚然后再将其统一起来说明的事实。透过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反观日常生活,学会将对立面统一起来,才能发现矛盾中的和谐。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这时才能体会到心灵的自由和随之而来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