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数学题,15分钟后公布答案,座位上有三个人,小明,小欣,小强。老师写完题后,他们三个便开始算了起来。15分钟后,老师问,都算出了吗?小明嗖的第一举起了手,表示他已经得出了答案,毫无疑问,小明在老师的心中一直是优秀的学生,而小欣,小强则要有些差距了。老师给出了正确答案和解析后,老师又问,你们理解了吗?小明又是嗖地举起了手,表示已经理解了。而当老师问小欣,小强时,小欣表示还没理解,小强则心中还有一点疑惑……这个结果显然不出老师的预料,在老师的眼中,小明是有高的潜力的,未来应该是有望发展最好的一个了。然而,20年后,他们三个并没有按照老师预期的那样发展,小欣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员工,生活基本能自给自足,小明成为了一名技工,且技术比同行要好很多,小强则成为了一位不可多得的科学家,当然也是巨头公司疯狂争抢的人才,并且在他业余之时创作并发表了自己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听说当时风靡一时……
有两三种人:
第一种人:如小欣,看过答案后很懵懂,理解能力稍微次于常人,可能是由于存在先天智力障碍。
第二种人:如小明,一看就懂,老师给出了答案,他立马心领神会,对答案理解的很不错。
第三种人:如小强,看过答案后,心中始终有一个结,但又说不出这个结在哪里,于是始终在思考,想要找到这个突破口。
小明,在教育生涯上得意春风,做题时屡试不爽,每次考试就疯狂的刷题,看到自己的成绩后,还对自己的智力有种莫名的自信,他有着逢考比刷的精神,认为自己找到了究极定理。小强则没有这种自信,往往在做题的过程中因为答案常常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课堂上永远成了老师和同学忽略的对象,久而久之学习上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这一心理进而影响到了他的生活……为什么会不理解呢?在他的头脑中似乎总有一个问题在不停地质疑着他。因为答案和他自己潜意识里认为的答案有出入,或者自己直觉的不是这样,但又说不出这个感觉在哪一点。就这样为了彻底弄明白这一点,小强不遗余力,始终在思考着这一点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答案是这样而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长此以往,第一种人因为生理上的缺陷,他们在计算稍微复杂的加减乘除时就需要苦费一般周折,很幸运,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这种人在不断的被淘汰,当然能看懂这篇文章就表示你不是这种人了。第二种人则止于术,其最多是一名工程师,他们只是快速记住了这个公式或某一操作指令,其对于这件事的本质理解还有些差距,更没有多少创新能力,但在生活工作上,他们非常高效率,往往也能得到领导的赏识。第三种人的可塑性最强,在没有标准答案的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创新能力则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这样不停的思考下去,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比第二种人要深刻的多。
我想,一个国家如果真想要成为一个强国的话,创新无疑是首位的。没有创新,科技如何兴国呢?然而可悲的是,我国的教育体系还是以筛选第二种人为主。这也造就了我们逢考必刷题的局面。中招,高考,研考等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都是以刷题为主。我上高中时,曾经听到一名状元在演讲中这么说:“我把市场上的所有题都做完了,你说我能不成功吗?”。当时我听了真的热血沸腾,现在当当时的热血冷静下来时,想想那个状元是成功了,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何尝不是一个灾难呢?当清华,北大这些名校成为了像这样的状元汇聚的地方时,我想这个灾难就真的来临了。
人人都抨击我国的教育体制有问题,都说是个畸形的教育,从这个角度看,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很明朗了:想要科技强国,应该以筛选第三种人为目标。当然如果能层次的筛选,让像小欣,小明,小强每个层次的人都能各尽其职,各尽其能那更好不过了。最可怕的教育莫过于故事中的小强,教育制度不仅没有对小强因材施教,反而成为了扼杀小强的罪魁祸首,使得小强从小养成了自卑的心理,如果教育体制不能给与其及时的奖励和自信补救,和小强类似的群体反而会在心理上久集成病,甚至还可能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强的这些直觉,那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啊,我们更应该加以引导并利用,但具体要怎么对症下药,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吧!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美国国防部正在把植物培养成间谍,这篇文章真的很令我震惊。看到标题,我首先想:“这怎么可能?”。在生活中,我们更多听到的是这样的一句话:“我连想都不敢想”。仔细思考一下,其实可怕的并不是我们不敢想,而是我们根本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没有想过,因为在我们从小的培养模式下,一个问题总是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永远不要去想着解决,因为很可能永远不可能有答案,而我们不会浪费时间在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上。现在想想,一个答案真的那么重要吗?也许对教育阶段来说还“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一个人未来占有多少资源,以及其消费水平如何,经济地位如何,甚至生活幸福如何,这些都与这个“答案”有很大关系。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有答案的问题”和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却背道相驰,相反,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反而成了科技创新的源泉。
处在现代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被排在了首位,国家在昌导变革,巨头科技公司在谈迭代升级,谈创新才能存活,就连路边卖烧饼的老大妈也在谈创新,几乎人人谈创新,好像不谈创新就落伍了。什么是创新,从无到有,是真正的创新。从这点看,我想那些真正做到从无到有的那些人都是真正的神人吧!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了,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了,高斯发现的正态分布也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了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世世代代敬佩的神人,这些人凤毛麟角,出现一个就是上帝对于我们人类的最大馈赠,我们能不感激吗?(这些科学成就是一代一代人努力的,但这些科学家做出的努力更突出。)
如果说高斯这些人是天才,我不敢说,因为一定还有比他更天才的人存在,但我敢肯定的说,他有第三种人的气质。所以说,当你再次遇到你不理解的问题时,请不要妄下怀疑自己智力的结论了,因为很有可能你就属于第三种人,也许你就是下一个高斯,谁又说的准呢?
注:重新看高等数学极限定理有感而发
小强的这部小说预计在作者而立之年发表,书名《小强终于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