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则“仁”

        孔孟之道,以“仁”为上。

        “仁”,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符号,贯穿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生命里。

        观《三打白骨精》,思绪万千。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或许,只有“仁”字能点燃影片的一丝一缕。

        唐僧,是师徒四人里唯一的人类。他将“仁”践行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受他的感染,“仁”也在师徒四人里发酵,凝聚成了固不可破的强大力量。斩妖除魔,不在话下。作为观者,对于唐僧的错怪,着实有点气愤。孙悟空只是个“打工的”,这么尽心尽力,还卖力不讨好。不过转念一想,唐僧是凡人。他唯一与其他凡人不同的,便是那颗仁慈的心,佛系的心。正是他的仁慈,他解放了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使八戒沙僧免遭孙悟空追击。有一种猜想,在他的三次被白骨精蒙蔽后,在他一次次宽恕白骨精时,在他想要为白骨精超度,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时,白骨精的心也在慢慢融化。最后,白骨精一身柔白,一改当初的满身戾气,微笑着去往她应该去的地方。唐僧,不再是那个国王口中的无能之人,他无愧于“师父”一称。他的“仁”,感化了观音,结局是美好的,师徒四人,继续西进。

      孙悟空,起初可能是个顽劣的毛猴。在与唐僧的相处里,他不再是妖,而是逐渐“僧化”。在唐僧赶他走时,他以分身术跪拜唐僧时,他的改变和仁义感染了每一个人。对于孙悟空,是改变,是成长。本来是与师父相爱相杀的徒弟,在师父变成一座石雕时,他背着石像继续赶路。有一个镜头,他望了一眼小溪,小溪里倒映着清晰的他,他歪了歪头,继续赶路。唐僧说过,他和孙悟空,一个是人,一个是妖,都无法看清世界。而此时,孙悟空看清了自己,唐僧,当然也看清了自己。他们都成为了自己应该要成为的人。

        猪八戒,好色贪吃,胆小怕事。在师父被抓走后,想着怎么分“家产”。在沙僧将他狠狠打在地上,说他没有仁义的时候,他开始反思自己。他还是来到了花果山劝孙悟空回来,尽管孙悟空不在。他偷穿孙悟空的衣服和沙僧并肩作战救师父,“仁义”,是沙僧送给他的,也是他自己给自己的。

        沙僧,蠢萌,仗义。沙僧是最憨厚的一个,他的仗义,单纯,是他的性格特征。在他只身骑着白龙马来救师父是,C位属于他。虽然长得像蓝精灵,他可一点也不小,发达的肌肉,圆硕的大眼,坚定的意志。正是他的“仁义”,感染力八戒,践行了师父的教诲。

          一代皇帝,且需仁政,而况人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①作者信息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
    林叶A阅读 8,346评论 3 24
  •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 主要知识点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
    波波说语文阅读 12,310评论 3 27
  • 西游记不单单讲的是故事 第一篇,红孩儿的父亲究竟是谁? 答案:太上老君!! 要想了解红孩儿,首先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
    都市放羊阅读 9,491评论 1 11
  • 早睡觉 深夜,黑暗,寂寞是致命的 它们使人脆弱 使我总是想她 总是想联系她
    omtbreak阅读 1,409评论 0 0
  • 回想起,几年之前,刚开始接触QQ空间的时候,那个时候,加的好友,都会关注谁谁谁的动态,或有长段文字加配图的说说,或...
    yong7阅读 1,432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