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年至220年,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十四帝,享国195年,与西汉统称两汉。
东汉是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他历经12年平定割据统一中原后,以柔道治国,在位32年将一个残破的社会,治理成了光武中兴的王朝。再经过汉明帝、汉章帝时期的励精图治,国力已不逊于西汉强盛时期。
但自汉章帝后,皇帝就陷于早逝的魔咒中,幼主上位,外戚掌权,宦官夺权的恶性循环,最终东汉强盛帝国一步步走向衰败。
首先第一位出场,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至57年,在位32年,享年62岁。
东汉王朝建立者,刘秀是史上少有的完美皇帝。南阳蔡阳人,今天的湖北枣阳,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从一个没落皇族起兵,三年后称帝,历经12年平定割据,统一中原。
刘秀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的权限和地位。刘秀还采取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
在位32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
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刘秀第四子,
公元57年至75年在位18年,享年48岁。
29岁登基,一切尊奉光武帝刘秀制度,
刘庄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严防外戚,打击宗室、限制豪强;尊礼儒学、佛教传入,派窦固出击北匈奴,设立西域都护。
刘庄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其中最大的工程治理黄河,刘庄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和王吴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使黄河再无溃漏之患,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当时,民安其业,刘庄统治后期,人口激增到三千四百多万。与儿子汉章帝时期并称——明章之治。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刘庄第五子,
公元75年至88年,在位13年。
汉章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汉章帝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
因为明、章两代大体继承了光武帝时的治国方针,使得文治武功都有很大成就,史称明章之治。
汉章帝期间开始放纵外戚,两大外戚,分别是马太后的马家和窦皇后的窦家。
汉光武帝、汉明帝都极力限制外戚做官,而汉章帝却大封外戚,从此外戚这股腐朽势力登上了东汉政治舞台,一直到东汉末年。
只可惜,汉章帝三十三岁早逝,汉和帝十岁继位,窦太后掌权,窦家势力更加猖狂。从汉章帝开始,后面大多数皇帝要不早逝,要不无后。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汉章帝第四子,公元88年至105年,在位17年。
生母为梁贵人,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粱贵人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
刘肇十岁即位,由于年幼,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为了维护专权,将大批窦氏家族子弟安插入为朝官或地方官。专权放纵,胡作非为,待刘肇亲政后,联合宦官扫灭窦氏外戚。
至此后,刘肇夺回皇权亲政,十分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诏赈济灾民、理冤狱、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并多次下诏纳贤。公元105年,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为东汉之最,人口达5325万多人。东汉的国力达到极盛,史称永元之隆。
正当刘肇大展拳脚之时,东汉王朝的皇帝仿佛被施了魔咒,如他父亲一样,再次英年早逝,享年27岁。年仅百天的婴儿刘隆被抱上皇位即位。东汉王朝的国运开始走下坡路。
东汉第五位皇帝汉殇帝刘隆,公元105年至106年在位不到一年,一岁夭折。
汉殇帝刘隆是一个特殊的皇帝,他是第一个被放在民间抚育的稚子,直到汉和帝去世要新立储君,这时才将刘隆从民间接回皇宫。
因为幼儿常常生病发烧,体质先天不足,很快不到一岁刘隆便夭折了。
而邓绥就是邓禹孙女,作为太后身份名正言顺接管了朝政,成为东汉的实际最高掌权人。
东汉第六位皇帝汉安帝刘祜,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公元106年至125年在位19年。
由于汉殇帝夭折,邓太后迎立刘祜为帝,从而垂帘听政。然而,刘祜即位真不是时候,内忧外患,国内灾害连年,四夷入侵,人心浮动。刘祜亲政后不修德行,大肆戮辱贤臣,导致蔡伦、邓骘、太尉杨震等人被逼自尽。等邓太后掌权16年后去世,刘祜联合宦官铲除了邓氏外戚。同时宠信宦官和外戚。
但好景不长,汉安帝刘祜也英年早逝,享年仅32岁。此后外戚与宦官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东汉的朝廷一片乌烟瘴气。
东汉第七位皇帝汉前少帝刘懿,济北惠王刘寿之子,汉安帝刘祜堂弟。公元125年,在位206天。
汉安帝去世后,阎太后为了把持朝政,在阎显支持下,拥立年幼的刘懿为帝,同年刘懿因病去世,年仅10岁。
宦官集团灭了阎氏外戚,迎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汉安帝的儿子,公元125年至144年,在位19年。
汉顺帝是被宦官推上帝位的,倒是懂得感恩,但本身能力不行,便把大权交给了宦官,宦官又与梁皇后的外戚梁氏勾结,从此朝政全在梁氏手中,梁氏差点成为另一个王莽。但是汉顺帝刘保也早逝,年仅29岁,东汉这是被诅咒了吗?
东汉第九位皇帝汉冲帝刘炳,汉顺帝的儿子,一岁继位。公元144年至145年在位1年,2岁夭折。
梁太后临朝听政,梁太后的哥哥梁冀称霸朝堂,搞得民不聊生。一年后,两岁的汉冲帝夭折,东汉啊东汉。
东汉第十位皇帝汉质帝刘缵,汉章帝玄孙。
公元145年至146年在位1年。
汉冲帝病逝后,刘缵被外戚权臣梁冀拥立为帝,146年,汉质帝被跋扈将军粱冀毒死,年仅9岁。
东汉第11位皇帝汉桓帝刘志,汉章帝曾孙,
公元146年至168年在位22年。
粱冀又挑选了一位14岁刘志继位。但汉桓帝在宦官的帮助下诛杀了粱冀,并翦除其党羽,然后封有功的宦官为列侯,于是东汉历史上极其黑暗的宦官当政时代来临。
但另一方面,刘志好色成性,三立皇后,兴起党锢之祸。最后在公元168年,刘志去世,终年三十六岁。
东汉第12位皇帝汉灵帝刘宏,汉章帝玄孙。
公元168年至189年在位21年,享年32岁。
由于汉桓帝刘志去世,11岁的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
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公开标价卖官,大修宫室,一任宦官横行,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正式进入东汉灭亡倒计时。
东汉第13位皇帝汉后少帝刘辩,汉灵帝的长子。189年在位5个月,年仅14岁。
汉后少帝刘辩13岁继位,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舅舅大将军何进手中。
少帝刘辩在位期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他继位不久,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拼,被迫出宫。董卓入京后,依仗凉州军阀集团控制朝政,废除刘辩,立刘协为帝,不久刘辩被逼自尽。从此,进入风云激荡的三国时期。
东汉第14位皇帝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灵帝刘宏次子。公元189年至220年,在位31年。
汉献帝幼时被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在公元189年在董卓拥立下,九岁刘协即位。
刘协先被董卓控制,后又被曹操挟持,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儿子曹丕逼刘协禅让帝位,建立魏国。刘协被废为山阳公,公元234年去世,终年53岁。
至此,东汉王朝正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