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琐碎、工作的烦恼、社交的困扰、心理的弊病,常常让我们失去理性、丢掉修养、抹掉和善、锁紧胸怀。
每当此时,就会为自己不能控制情绪、保持平静而深感无能为力、羞愧难当。
尤其当至亲不理解自己的做法时、当别人的无知触碰到自己愤青防线时,那臭脾气竟然会神经质般的发作,事后又后悔不跌、懊恼不已。
读再多的书、写再漂亮的文字,如果不能让脾气更平和、性格更宽容、处理情绪更分寸、生活的更快乐,那么写作又有什么效用和价值呢?
确实,写作会容易陷入一种让人难以察觉的危险,那就是那种因写作而形成的一厢情愿的生活理想越来越难以容纳现实的糟糕和不堪,文字上追求的纯净、真理与生活中的污浊、谬误的矛盾越来越不能调和,于是无助、无奈、无力、无能!
我怀疑那些虚无主义者即由此形成,想到此,不禁寒毛直竖、汗流浃背!
沉下心来好好反思反思自己的 写作吧,少一些指手画脚、杞人忧天吧,多一些扪心自问、自我教育吧!不要再试图去指导别人,还是老老实实先安顿安顿自己吧!
说服自己的顽冥不化、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永远是写作者的首要任务,甚至是一生的任务。唉哎!搞定自己不易呀!
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就是一种向内的建立,就是与自身的局限和愚顽死磕!
如果写作只停留在半空中,不触及大地;倘若写作成为一种满足虚荣的手段,不真诚解剖;假设写作成为隔靴搔痒、原地打转,不一针见血、直击痛处,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写下去了。
面对人和事,只需去以理服人、努力而为就可以了,至于结果,不是自己所能控制。
不强人所难、不试图凌驾他人的意志,也不轻易投身于他人制定的评价体系;
既要了解到世界的广大与多元,又要觉知到自我的局限与狭隘,所以允许自己不懂得他人,也允许他人不懂得自己。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最自由的孤独,最温柔的叛逆”!
愿上帝赐予我勇气和力量,让我能在写作中与宽容结伴、和理性同行、为心灵松绑,与这个世界——走向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