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陈娅希
这两天瓜吃的有点多,或许是国庆长假前网友按耐不住的燥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过在各种刷屏信息中,张雨绮杀出重围,稳居热搜榜首。
一时间,“社会我张姐”的呼声越来越响。
人容易成为已经得到的东西的奴隶,被它捆绑住。从这个角度来说,能一次又一次挣脱捆绑且坚持自我的张雨绮可谓是一个强者。
懂得不浪费自己的美貌和青春人生可能会走出新路来。
所以社会我张姐算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
反观同样在热搜榜上的张小平离职事件似乎就不那么让人愉快了,甚至有点魔幻。
01
昨天,“张小平离职”被顶上热搜。
各大平台轮番推送。
很多人疑惑,张小平何许人也?怎么离职这么大动静?
我给大家理一理整件事情真实可靠的脉络:
今年1月份,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科研人员张小平,
被一家民营企业以年薪百万的高薪挖走。
张小平离职前的职位是副主任设计师,年薪税前大约25万左右。
他本人在我国火箭发动机研制项目中,极具价值。
研究院领导多次找张小平谈心做工作,劝其不要离职,但都没有效果。
张小平离职被顶上热搜后,研究院火速发声明称:
为了挽留他。
在向司法部门提起仲裁的材料中,
我们刻意夸大张小平的作用和贡献,
以达到留下张小平的目的。
02
材料中航天研究院对张小平极尽溢美之词。
称他为“发动机研制的灵魂人物”;
“任发动机研制中最关键的技术岗位”;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认为其离职
“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
虽然言辞有所夸大,但已不难看出研究院对张小平的“惜才之心”。
作为一名员工,得到单位如此盛赞和挽留,
耳根子软一点的,
一般就会装模作样的“哪里哪里”、“惭愧惭愧”客套一番,就留下来了。
那为什么,
研究院“多次谈心做工作”,甚至运用法律手段介入,也换不来张小平的回心转意呢?
什么是正能量,我想就是让有价值的人真正能赚到钱吧。
03
体制内共有的幻觉:
是所有职场人的梦寐以求
“我们国企,
走一个两个怕什么?
多少人想来还来不了呢!”
这话其实很稀松平常,跟吃喝拉撒一样平常。
但正是这种“稀松平常”,折射出了体制内“公认”的优越感:
国企的Title,是所有职场人的梦寐以求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体制内的人真的那么幸福吗?
前段时间,一篇《34岁,我从体制内裸辞》刷爆朋友圈。
故事的女主角是一位在金融体制内工作了13年的女白领。
因为觉得体制内太过稳定,害怕自己后半辈子“混日子”,毅然从体制内辞职了。
对老东家,她这样评价:
体制内的好,它有;体制内的病,它也有。
只不过最终,体制内的病压过了体制内的好。
在体制内上班,最大的“好处”是稳定。
升职也很“稳定”,只要你有编制,把领导熬走了,自己做好本职工作还不犯错,妥妥的升职。
听过几位在国企工作的高管聊天,他们说:
只要你的KPI指标合格就好,哪怕刚好及格都有很大晋升的机会。
因为领导只会记得提拔没有犯错的下属,而不会去提拔犯过错的。
这是体制里的职场原则,政治倾向。
这说明在体制里上班,中庸之道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从不犯错,是因为他们什么也没做。
所以我们就会经常看到,
一群极其会说“官话”“场面话”却从不实干的人做了国企的领导。
有了这些领导,就有了潜在的弊病。
比如这次的张小平事件,
微博有位匿名网友这样揭露研究院内部套路:
名利都是领导的,所谓一堆高管,没有几个真正是从科研一线踏实走出来的。
普通技术人员只能抱着情怀做着梦。
加班倒在岗位上才能换来一丝怜悯,得到拍拍肩膀的鼓励。
然后领导走开潇洒去了。
这些都暴露出来一个事实:
领导忙着开“空头支票”,员工抱着情怀做着梦。
技术人员职位升不上去,钱没民企拿得高,还要学习各种政治话术……
张小平的离职,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而他的做法,也证明了:
国企的Title,真不是所有职场人的梦寐以求。
05
正能量是让干活的人体面的赚到钱
“我们小时候的理想都是当科学家,
但现在很多00后的理想是当明星当主播。
什么时候科学家已经不是我们最想当的那个人了呢?
大概从科学家的薪酬达不到明星主播的收入开始吧。”
很多“三观正”的人肯定就要说了:
“现在都这么势利了吗?
自己向金钱屈服要做明星赚大钱,
还把物质和功利包装成‘委曲求全’?”
很多人没有想明白一个道理:
正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多的不公平,
太多的付出与回报不等价,
才缔造了“无私奉献”这个词,
让你去安慰得不到等价回报的自己。
可以不“过度功利”,但我强调“适度功利”。
一线科研人员做了多少贡献,就该得到多少回报。
既然民企能给张小平开出百万高薪,就证明他能产出百万的价值。
假如待在国企,他只能拿到1/4的薪酬。
那么在房价物价飞涨的时代,他确实没必要对什么忠诚。
对比起“隔壁”海底捞给员工的福利,
研究院和很多企业都该自我反思了。
反观前几天刚上市的“海底捞”
海底捞对待人才,一向“亲兄弟,明算帐”。
海底捞有个说法,叫“嫁妆”。
一个店长离职,只要任职超过一年以上,给8万块的“嫁妆”;
小区经理(大概管5家分店左右)走,给20万;
大区经理走,送一家火锅店,大概800万。
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说:
因为在海底捞工作太累,能干到店长以上的,都对海底捞有过贡献。
所以不论什么原因走,我们都应该把人家那份给人家。
再说大方谈钱的还有马云“爸爸”。
马云曾说,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
钱没给到位;
心受委屈了。
马云在演讲时还说:
我们说90%的幸福跟钱没有关系,但是90%的不幸福跟钱是有关系的。
06
一个人赚钱很爽,一群人赚钱才能走得更远。
无论是马云还是张勇,都深谙此理。
网络上有个词叫“国企病”,百度百科是这么解释的:
挣钱效率低,花钱无节制。
希望对外舍得花钱的国企,也能有一天舍得给内部员工花钱。
只有给他们花了钱,才能改变挣钱效率低的窘境。
才能真正告别“国企病”。
最后真心希望,
那些能力突出的一线工作员工,
都能拥有公平的晋升空间。
也能得到他们该有的待遇。
毕竟他们才是国力强盛的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