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爱情名曲《凤求凰》

《凤求凰》最早见于明朝汪芝编纂的《西麓堂琴统》。

无媒调,即正调慢三、六弦各一徽,以四弦为宫之羽调。

全曲共10段,其中第3段和第8段全为泛音,分别配以汉代司马相如原词


第3段为: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第8段为: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故事背景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相如之文采,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

琴曲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砚琴斋仅用于传播古琴文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