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六年级作文时,总在字里行间撞见惊喜。那些曾依赖“总分总”模板的小脑袋,如今笔下竟多了几分细腻的心事。有孩子写爷爷的老藤椅,不写藤椅多旧,只说“椅面凹下去的弧度,刚好能嵌进我的膝盖,像爷爷总佝偻着却稳稳托住我的背”;有孩子记运动会,没提冲线的瞬间,反倒写“落后时听见全班喊我名字,风里都裹着热乎的劲儿”。
他们不再满足于写“开心”“难过”,开始捕捉更微妙的情绪。有篇作文里写考试失利,“试卷上的红叉像小旗子,插满我心里没及格的山头”,比喻算不上成熟,却透着难得的真诚。还有孩子悄悄在文末附了句“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写家里的事,有点乱别笑我”,稚嫩的字迹里藏着试探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