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前写的,存着吧,提醒自己,life is life~
Comfort Zone
长久以来,都想写点东西记录工作十年以来的感受,无非是流水账般的记录。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又能有几个有意义的十年?
稀里糊涂地在踏上了二胎的不归路,暂且把工作放在了一边。我并不是娇气的人,并没有和别人说起,冬天两次晕倒的经历,或许真的是一岁年纪一岁人,我迫不及待地休息了,甚至都来不及妥善地安排手中的工作。
在家休息的这段日子里,看了两本专业的书,也看了两本让我“心安”的闲书。再回望匆忙上班的日子,觉得这样的时光很奢侈。早上睡懒觉,甚至连早饭都不会认真对待,偶尔接送小学一年级的大宝。养了些我平常都不敢养的植物。更多的是,追追韩剧,美剧,国产剧。体会别人的喜怒哀乐和戏剧人生。而我的人生仿如失去热度的脚底板,在冰冷的被窝里再也温热不起来。
有一天晚自习,带孩子去办公室写作业,和同事们聊起现在的生活状态,也谈到了“温水煮青蛙”的话题。童老师也在说很多当年的同学都在大城市,如果当年自己是在乡村的中学或许也早就离开了。但是霍邱这个“comfort county”让他安于这样的生活,安逸的家庭生活,舒适的工作环境,美好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吧。他的感慨在我听来没有丝毫后悔,只是一种感慨而已。
心理学认为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learning zone),和恐慌区(panic zone).而我们之所以还心安理得地停留在我们现在的地方,甘之如饴地吐槽并生活着,大概是因为这个环境其实仍然是我们的舒适区。我们懒于思变,是因为我们活得不痛苦,即使不精彩,也不至于太难受。
十年的英语教学回望,我少了当年通宵修改课件的热忱,少了反复锤炼语句的耐心,批改作业也拖拖拉拉。我甚至将这十年自己的懈怠,归咎到这十年以来丝毫未变的课本。很是荒唐可笑的借口。
去年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一次考试,为此,再次回归了大学的模式,有空闲的时候就在县图书馆里待着,看着对于毕业十年的我来说,早已生疏的“高级”词汇,焦虑却又心安。因为似乎看到了年轻时的我,不为家庭所累,不为借口缠绕,就是朝着一个目标,默默前进。别人不知道我的付出,我也不想告诉别人这段隐忍的时光,我有多渴望改变。那些日子,陪伴我的只有这样的话——If your heart is willing, it makes thousands of ways. If your heart is unwilling, it makes thousands of excuses. (如果你的内心愿意,就有成千上万种方法,如果你的内心不愿意,就有成千上万个借口。) 这个时候,我似乎无意中走进了Learning Zone,开始了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回炉锻造的复习回顾的状态。回顾我在大学巅峰状态下学到的知识。更多的,可能是找回了曾经的安安静静,思索独处的时光。这段时光,无比充盈富足,少了泡沫般无意义的时光,多了一些收获感念。累的时候,就在图书馆的窗边看看那些可爱的多肉植物,听一听隔壁幼儿园的喧闹,想象当时还在读大班的女儿,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体会学习的乐趣,心中一片豁亮。
考试结果出来之后,我一度很迷茫。因为也有很多人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说道:“这样的结果会对你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甚至也有人说,其实人生并不会因为三个月的出国深造而改变什么。我顺势进入了Panic Zone.惶恐地想着未来的路途会不会更加艰辛。我的努力,单位的培养,家人的期待,是不是都变得毫无意义?直到看到省教育厅外事处的炳成主任发来的一句话——This project can’t create the glorious future for each teacher, yet it can obviously train the outstanding teachers for the future. 看到这些,我心里顿时释然,曾经,“native environment”对于我们学习英语的人来说有多么向往。这是对自己过去梦想的诠释,也是对自己未来努力方向的一种指引。
我又再次回到了我的Comfort Zone.习惯了去看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书,对着手机里下载的APP检视英语对话,一次次否定自己,一次次激励自己。时光如水般流逝,这轻巧的脚步让我猝不及防。有时也会去想不远的未来,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面对着工作和家庭,我会不会再次给自己找那些能让我心安理得“不思进取”的借口?这还是未知,但我的身边也会有很多榜样的力量,时刻提醒着我,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有一种活法,叫为自己而活。而自己的梦想,永远在心底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蠢蠢欲动……
(此篇,不是为了总结过去,而是为了提醒自己,任何时候,脚步都会被束缚牵绊,但是时代进步的车轮却会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