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要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
依赖,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诚然,这种心理给我们带来安慰感,但是长时间这种心理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行为上的笨拙,甚至是思想上的愚钝。依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到时候我们会变得没有主见,就像那无主的灵魂,四处飘荡,就想那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那么我们需不需要独立呢?这就牵扯到另一个话题了。
曾看过这一句话:“所有的事情都自己独立完成,不依赖任何人,不是因为自己独立,而是因为明白,明白那个人不可能让你依赖一辈子,所以你必须逼着自己独立。”独立不是一种自大自满,而是想用自己的能力发光自我。这无关他人,而是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差劲的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立自强活出自我才是最骄傲的,不是吗?

独立也体现在生活中的,你从小是在父母的庇护中长大,不经历风雨,也没见过风霜。但你毕竟是要成长的,而成长则首先需要你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这一点你都不具备,那么当你哪天出门在外,估计连吃饭睡觉都是个难题。
谈到爱情,每个人都会第一反应是女的应该依靠男的去生活,其实,这不是爱情面前需要女性扮演一个弱者的形象。好像这话在爱情上是虚伪的,因为男人不喜欢女人大女人。其实这只是部分男人的看法,而且并不是所有女性都要充当弱者的。不花男人的钱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多么的优秀,而不是让自己日渐成为金钱的消费品或是男人的取款机。
“求人不如求己”,这真是个至理名言。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不依靠父亲而是自谋出路,都考入名校成为商界精英。 美国总统罗斯福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人格。他常说:“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依靠父辈生活”。他的教导对他的四个儿子影响巨大,即使在“二战”中父亲病故,他们也能够坚守在自己的军舰上。

而培养这种性格的人其实也和原生家庭有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自小就受到父母的影响。约束或放养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其实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结果显示在孩子身上。
不管怎么说,只有生活或行为上我们不依赖别人,那么在思想上我们才能独立。最后说一句,宁可为独立而奋斗,也不会为依赖而放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