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007四班改变了点评规则,随意两人一组成为同桌,对其他人点评。点评计数以两人点评量的和为准。这个规则可以互相鼓励,共同点评,共同成长。
这次我点评了8篇,也算是破纪录了。
以下是第一篇,来自同桌王颖的文章。
www.jianshu.com/p/8f45e4909be0
文章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加入007?值得每一个007战友深思。有些时候我们可能根本没有把这个目标想的那么大,比如为了所谓的财富自由。也许大多数人,比如像你我一样的人,可能更多的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因为我们很多人做事都很难坚持下来。有时候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就是一种成长。不是有那么句鸡汤么,“将一件平凡的事长期做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
文章分为三部分,条理清晰,最后若有一段总结,就不会让人有没读完的感觉。
第二篇是马春梅的。
www.jianshu.com/p/8cf6ff23e7b9
打开你的文章,以为题头就是整个文章的内容。不过就算题头是整个文章的内容,我觉的要写出那几行字也是不容易的,就如古诗歌一样,短短几行,传颂千年。这就是我对这片文章的第一感受,有诗意,有画面感。
文章每节都是用对照方式写出了我的姑娘的理性、感性、果断、优柔寡断、勤快、懒惰等特点。但文章充满诗意的描绘,仍旧抵挡不了我的脑海里有以下一副画面——在江南的某个小镇,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我的姑娘撑着一把纸油伞,在巷子的拐角处我们擦肩而过,她那回眸一笑,足以让我铭记一生。
不过轮回一瞥,悟道修炼,不问一生缘劫,白纸画卷,寥寥几笔绘江湖深浅,难绘你,不染纤尘的容颜,夜不成眠,心还为谁萦牵,灯火竹帘,梦里随风摇曳,月华似练,遥看万载沧海成桑田,它不言 不言命途的明灭,若流芳千古 爱的人却反目,错过了幸福,谁又为你在乎,若贻笑千古,因为爱得执迷又糊涂,也不悔做你的信徒。
第三篇是王会森的。
mp.weixin.qq.com/s/qGn953d7C44lIREvHUSR5Q
对你为什么要去夸搞音乐的人我比较感兴趣,这也是引发你读这本书的根本原因。对文中有两点我比较有感触,一是炫耀,正如你说的,人都是缺什么就会炫耀什么。不过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说明了你的元认知已经开始在起作用了。
另一点就是赞美别人。我曾经尝试着去赞美别人,发现赞美别人也是一项技术活,赞美过了有拍马屁的嫌疑,赞美不到位,感觉很虚伪、很假。在赞美的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最后提到的许岑关于学习的方法,方法很好,更重要的是要去践行。
第四篇是温丰羊的。
mp.weixin.qq.com/s/iNTjrnR63z1rTv6pmRmKFQ
小绵羊我们又见面了,我现在都成你的超级一号粉丝了。两个礼拜没见,对你的文章真是充满了期待。首先恭喜你复出,无论何时身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祝你永远都是一只膘肥体壮的羊。
一开始对文中的男一号充满了兴趣,没想到最后居然是你老爸,我就想现在哪里还有这么体贴的男朋友,除了我,估计就是你老爸了,不过我你是没机会了,哈哈~
对于最后三张相亲候选人,我想说,我选D,以上都是。干嘛在乎别人的外貌呢?你看看第一个,从表情来看,一定是一个很乐观的人,那么爱笑,而且笑的多么真实。再看第二个,稚嫩脸庞显露出他一定是一个初出社会没多久的小白领,但忧郁的表情又饱含了他已经看穿了一切,多么的低调。第三个呢,虽然掉了几颗牙,但我分明从他那轻佻的眼神中看到了科比的影子,千万不要错过机会哦(我憋着,不笑)。
第五篇是林谷冲的。
mp.weixin.qq.com/s/xUcp1oydMxoZ9SO7Xovamw
看了林律师的视频和文章,我有以下感触。
首先是收获:
1一件事情,若你用心去准备了,就一定会做的有模有样,其实不光是你此次演讲比赛,记得之前娜姐也讲过他在演讲上的那些准备,因此那句“态度决定一切”的鸡汤也不是没有道理。
2 看到你说每天坚持早上5点半就起床。有固定习惯的人,一定是一个自律的人,自律的律师未来一定会很出色。但是我觉得5点半起床没问题,但是一定要休息充分,如果一个人要休息满7个小时的话,那你必须在22:30前休息,否则精力不足反而会影响做事效率。
其次再谈下我的看法,我感觉你的演讲略显羞涩,可以适当的再放开点,声音饱满宏亮一点,也许放开一点你的手势也会跟着到位。
我从未演讲过,对于那些在台上能激起观众情绪的人经常会羡慕不已。对于一个在法庭上能引导原告和被告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的破获惊天大案的律师也会艳羡不已。祝你早日成为这样的律师。
第六篇是黄焕然的。
mp.weixin.qq.com/s/HA84qps4OV7Sfk3p-RdwHA
@践行|黄焕然|然的燃|258
对文章的前言深有感触,同样的课听了两次依然像听新东西一样。我有时在想,我们每天读过的文章,看过的书,学过之后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似乎就感受了下当时学的痛快,在心理上有种假的满足感之外,好像没有任何意义。过一段时间又全部忘掉了,如果是这样,是不是当初就没必要学了呢!仔细想了后,我得出两点结论:1 不管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就算过段时间你会全部忘掉,但是这个过程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及逻辑能力,在必要的时候建立链接,这个过程不可逆。2 如果学的这项技能或知识必须掌握,那就刻意练习,主动输出,比如你若三年讲了两次而不是听了两次,那效果完全是不一样的。
文章系统的讲了如何做好团队管理,很全面,对有需要的人一定会有很大帮助。
第七篇是黄虎的。
www.jianshu.com/p/4865595a2f72
@践行|黄虎|亮凯007-213
不知道黄老师是什么背景,对你的自我介绍很感兴趣,希望你看到我的点评能单独给我发一下。大家叫你黄老师,又与音乐有关,我想你肯定是个音乐老师。
我也很欣赏少数民族歌唱时的那种随性,不用刻意的造作。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过,今天通过你的文章也算实地了解过了。同时我也期待有那么一天,遍访中国各地少数民族,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听他们唱歌热舞。是不是再来一段艳遇就更完美了,再莫名其妙的被囚禁起来当做他们的女婿……哈哈,我想多了。
第八篇是彭展翔的。
www.jianshu.com/p/82613e722ca7
作为本月的志愿者,我觉得应该对你这次的作业点评一二。先说说你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做了一个月的值月生,我觉你这个人想法比我还多。我的想法有时不且实际,但你的想法都是可以立即落实的。而且我觉的在我们开会讨论东西的时候,你的想法或者表达都很到位,用一个词“恰如其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志愿者介绍时,你能抓住每个志愿者自我介绍里面可以代表个人特色的部分,即兴的表达出来,这一点很重要,就比如你看了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本书,就可以用几句话把里面的精华提炼出来,这是不是就大大提高了读书的效率呢,此次作业其他方面,我还是想用我留言里的一句话表达,“太用心了,即使七月已过,你还不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好好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