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独白:
职场中,有80%以上的人觉得自己处在瓶颈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难以摆脱“路径依赖”的掌控,而自己又错失了关键时点的转折机会。因此,了解职业发展的路径规律与关键时点非常重要。
本篇文章拟实现目的:
1、 了解6种常见职业发展道路;
2、 抓住各职业发展道路的关键时点。
一、 最幸福的职业发展道路
1、定义:是指有机会加入大中型公司,之后一直在同类型公司发展,且取得一定职位。
2、关键时点及建议:
(1) 0-3年:首要任务是打基础。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积累佐证能力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包括控制情绪,保持工作稳定性。
(2) 3-8年:取得一定职位很重要。若在原公司没有成长机会,可考虑更换平台,谋取更好职位与成长空间。
(3) 8年以上:一般而言,已印上 “大平台文化”烙印,不宜去小公司或创业公司发展,难以适应灵活多变、资源紧缺等状况。因此,如果有去小平台或自己创业的诉求,建议在8年内跳出大平台,或者在大平台旗下有创业属性的板块积累经验,这样便不受8年文化限制。
二、 最成功的职业发展道路
1、定义:是指前期加入大中型公司且谋得较高职位,后期以创始人的身份,带领公司由小做大。
2、关键时点及建议:
(1) 0-8年:能力、资源与格局缺一不可。其中,能力不仅仅是市场、职能、技术等某一方面的能力,要成为领袖,必须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且对管理有一定前瞻性。通常情况下,能在大中型企业获取较高职位,更容易满足以上三点要求。
(2) 0-2年:创业前2年特别重要,完整的团队、核心竞争力、资金链、抢占市场、长远的战略,缺一不可。以上五点在2年左右时间如果能完成,坚持下去必有大作为。如果没有完成,保守做法是重新回到大中型企业工作,一般离开大中型平台只要不要超过2年,想回去还是不难的,但离开太长时间,就回不去了。
三、 最折腾的职业发展道路
1、定义:是指入职大中型公司不超过3年或没有加入过大中型公司,在加入小公司或创业公司后,就一直辗转在同类小公司或创业公司。
2、关键时点及建议:
(1) 0-2年:如果本身学历、学校背景不错,不建议选择这条路。 如果加入公司2年内,公司不能完成团队、核心竞争力、资金链、抢占市场与可持续战略5方面的建设工作,建议趁早转向中大型公司。错过这个转折期,就很可能一直徘徊在不同的小公司或创业公司。尤其是35岁之后,事业瓶颈会更加明显。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小公司与创业公司给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很正常,但是后劲不足。
四、 最遗憾的职业发展道路
1、定义:是指入职大中型公司8年后,作为高管加入小公司或创业公司后,却没有把小公司做大,之后一直辗转在同类小公司或创业公司。
2、关键时点及建议:
(1) 3-8年:如果有去小平台或自己创业的诉求,一方面,建议在8年内跳出大平台,或者在大平台旗下有创业属性的板块积累经验,这样便不受8年文化限制。另一方面,建议一定要在能力、格局、资源三方面历练自己,对自己有清醒、客观的认知。
(2) 0-2年:加入小公司或创业公司2年左右,公司若不能完成团队、核心竞争力、资金链、抢占市场与可持续战略5方面的建设工作,建议哪怕是降薪、降职趁早转回中大型公司。错过这个转折期,就很可能一直徘徊在不同的小公司或创业公司。当然,如果难以忍受这种不甘不愿放弃创业,那就至少保持很好的心态,接受可能的失败。
五、 最冒险的职业发展道路
1、定义:是指毕业后一直辗转在同类小公司或创业公司,期待最终所在公司能够做大做强。
2、关键时点及建议:
(1) 0-2年:如果本身学历、学校背景不错,不建议选择这条路。加入公司2年内,公司不能完成团队、核心竞争力、资金链、抢占市场与可持续战略5方面的建设工作,建议重新开始,选择中大型公司。
(2) 2年以上:如果认定要走这条路,那么在能力、资源与格局三方面努力提升,用顽强的毅力、良好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事业吧。
六、 最稳定的职业发展道路
1、定义:是指毕业后一直在同一家大中型公司或辗转于相似公司,却没有职位。
2、关键时点及建议:
(3) 0-3年:首要任务是打基础。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积累佐证能力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包括控制情绪,保持工作稳定性。如果没能提升能力,工作替代性很强,那么缺少晋升机会了。
(4) 3-5年以上:如果在原公司没有更好发展机会,建议换一个有职位的相似公司。错过这个时期,5年后又没有管理经验,但是薪酬成本又不低,想换相似企业谋求更好发展的难度会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