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0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是一本问答集,作者尹建莉老师回复读者信件的文字稿。其中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典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得到,比如隔代教养的问题、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孩子应该“惯着”还是应该严厉对待......

读书可以刷新自己已有的观念,实现认识的迭代升级。读完这本书,升级了三个点:

1.爱和溺爱,两件相反的事儿

关于溺爱,我之前的想法就是爱的太多。而在看《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时,我对“溺爱”一词的理解有了转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溺爱”一词,名虽含爱,但与“爱”是两件相反的事儿。

不管是“爱”还是“溺爱”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到底怎样做才是“爱”,怎样做才是“溺爱”,书中的一句话道出了其本质:“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是管制、包办、批评。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

看到别人家孩子某些不良的习惯,我们习惯性地说父母或者家里其他长辈太“溺爱”、太“惯”着孩子了。帮忙打理一切,不给孩子选择权、犯错权、尝试权,想着铺平成长的道路,实则阻碍。

2.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底色

好感情本身就是好教育的一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最美的底色。孩子在好关系的滋养下,内心也会阳光许多,不会那么阴暗。

我一直在追一档综艺节目——《四大名助》,观众带着自己的苦恼而来,四大名助(孟非、谢依霖、尉迟琳嘉、姜振宇)通过嬉笑怒骂的方式帮忙解决各种烦恼。

看节目时,除了搞笑的综艺效果之外,经常被孟爷爷的一席话打动,佩服他的睿智,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最近一期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对父子。25岁的儿子上节目来控诉老爸经常棍棒相加,甚至到学校当着同学的面儿打他。高考时,老爸放话:“考不上本科我就杀了你”。

他没有胆量走进考场,最终选择离家出走,一走就是三年,期间从未与爸爸谋面。如今,他想要回家,想要修复父子的关系,想要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恳求父亲不要再打他、骂他。

爸爸在儿子三岁的时候与妈妈离婚,因为此事对妈妈怀有恨意,他把这种恨意转嫁到了儿子身上,所以教育过程中经常采用暴力的形式。

他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儿子。

3.思考方法背后的原理

尹老师的书借助了自己教育女儿的大量事例,一些读者照本宣科,照着尹老师的方法来养育自己的孩子。

有些人来信反映某种做法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效果,不知如何解决自身教育孩子的问题,便陷入焦虑的状态。

尹老师建议读书时不要只关注“怎么做”,多去思考方法背后的理念和选择,即为什么要这么做?出于什么动机?

掌握了教育背后的原理之后,可以举一反三,打开无数的“症结之锁”。

如何教育还得靠个人的修行,生搬硬套他人的方法不可取。我打算从关注“为什么要这么做”的角度出发,重读尹老师的前两本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一直在努力过一种让自己感觉更有意义的生活,然而却很少去想为什么要这么做。似乎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需去...
    Jeffrey_Hu阅读 3,207评论 0 0
  • 直到张雅楠火急火燎来律所,咨询肝移植的法律问题时,举手投足间所表现出的大大咧咧,潇洒自如,才让冯剑真正留意起这个姑...
    张军山阅读 1,170评论 0 1
  • 我的眼前老是朦朦胧胧 隐约透出一个身影 好像在天边,好像在眼前 时而疯狂,时而安静 你说那是两个不同的我 我不懂 ...
    周家橘子阅读 884评论 0 0
  • 在第二节演讲课里,提出三点建议: 一、慎用流行词汇和名人警句,而要用自己的语言。 二、复述。这和一节课中的练习似乎...
    飞行家Leo阅读 2,325评论 0 4